▲大陸央行出手調控,致使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升 。(圖/CFP)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近3個月連續貶值後,大陸央行於3日晚間發布消息稱,「為防範宏觀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機構穩健經營,加強宏觀審慎管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
這項政策意味著從6日起,假設某銀行上月遠期售匯簽約額為100億美元,則這個月需要向央行繳納20億美元的準備金,一年後央行會原封不動還給銀行,不過沒有利息
消息一出後,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從日間收盤價的6.8620飆升至最高的6.8226,升值近400個基點,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從6.89一線飆升至6.84一線。
徵收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始於「811」匯改之後,也被稱之為中國版「托賓稅」。當時人民幣出現大幅貶值,大陸央行便決定在當年8月底出手,要求自2015年10月15日起,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含財務公司)向央行繳納外匯風險準備金,準備金率暫定為20%,凍結期為一年,利率暫定為零,央行將按月對銀行進行考核。
▲中國人民銀行。(圖/CFP)
歷經2015年和2016年的大幅貶值後, 2017年央行引入逆週期因數後,人民幣匯率在去年三季度走高,隨著貶值預期的消散,去年9月大陸央行又調整實施了近兩年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自2017年9月11日起,將外匯風險準備金調整為零。
大陸央行對外表示,「今年以來,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貶有升,彈性明顯增強,市場預期基本穩定,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也大體平衡,近期受貿易摩擦和國際匯市變化等因素影響,外匯市場出現了一些順週期波動的跡象」。
《澎湃新聞》針對此事稱,「這一政策最初主要是為了杜絕跨市場資金套利的情況,即企業在境內做遠期購匯,然後跑到香港結匯,在貶值預期下,套利空間可觀,而這一出手的背景,略有不同」。
大陸央行公開強調,「將繼續加強外匯市場監測,根據形勢發展需要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逆週期調節,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