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約撰述 林健華
中國與美國爭奪世界霸主已非新聞,不管國際政治影響力、經濟實力,還是軍事鬥爭本錢,雙方較勁角力日益升高,隨著中國崛起,美國已日趨位居下風,作為政治力展現的軍事戰略部署,兩方正進行一場太平洋、南海、印度洋航道的封鎖與反封鎖大戰,在大陸不斷吹填南海島礁下,雙方勝負已定。
二戰後,美國與蘇聯對抗的冷戰時代,為牽制蘇聯的對外擴張,美國主導歐洲國家成立「北約」加以圍堵、封鎖、對抗,美在海外軍事基地高達4000多個,遍布世界各地,駐軍人數曾高達上百萬人;隨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後,美國軍事戰略調整及駐軍國家人民的反對,目前美軍海外基地僅剩374個、分佈在140多個國家及地區,駐軍也減至30萬人。
美軍目前仍扼控全球重要航道,包括阿拉斯加灣、朝鮮海峽、印尼望加錫海峽、巽他海峽、麻六甲海峽、紅海南端曼德海峽、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與大西洋間的直布羅陀海峽、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古巴以北的佛羅里達海峽、非洲南端—北美的航道及格陵蘭—冰島—英國航道;但隨中共海軍「走向深藍」國家戰略興起,不斷地擴張海外軍事基地下,美軍正接受共軍的嚴格挑戰。
▲美軍全球駐軍是扮演世界警察角色的最大支撐。(圖/摘自美國海軍網站)
在共軍海、空軍作戰能力薄弱的年代,美國對中國採取島鍊圍堵戰略,全力阻止共軍東出太平洋、西行印度洋,從韓國—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尼—新加坡—泰國串成的第一島鍊,有效圍堵中共長達半世紀,但在共軍海空作戰半徑擴大及各式導彈射程提升下,美國不得不另由韓國—日本—關島—澳洲—印度組成第二島鍊,並以美國阿拉斯加—夏威夷—澳洲做為本土防衛最後的第三島鍊,防範「中國」可能的軍事威脅。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宣布自中東科威特、阿富汗撤軍後,陸續提出「重返亞太」、「亞太再平衡」、「印太戰略」後,將美軍全球軍事戰略部署重心移至亞洲,並藉口行使南海「自由航行」權,大肆在「中國」所主張的南海海、空域目中無人的挑釁中共國家主權,不僅肇生2001年軍機擦撞事件、軍艦侵入中共島礁12浬領海、P3—C電偵機及B—52轟炸機近抵廣東、海南島飛行和潛艦近接偵察共軍海南島潛艦基地等,航母戰鬥群更在「自由航行」南海時,起降戰機軍事演習。
▲美軍航空母艦戰鬥群往來南海海域,如入無人之境的炫武將大受制約。(圖/摘自美國海軍網站)
面對美國的島鍊圍堵,近10年來,大陸積極發展深藍海軍,萬噸驅逐艦如下餃子般加入戰鬥序列,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也展開戰鬥群編組、遠海航訓,共軍北海、東海、南海三大艦隊更積極尋求反美軍封鎖航行,甚至在東海、南海進行海、空聯合作戰操演,連最新五代戰機J(殲)—20都首次離陸出海航訓。
中國海軍藉中俄聯合軍演航經日、韓間的對馬海峽,並刻意穿越宗谷海峽進入太平洋;又以宣示東海釣魚台穿航日本本島與沖繩間航道;甚至航行沖繩與宮古島間的水道,不僅可以進入太平洋,也能繞行台灣東岸從巴士海峽進入南海;還能由南海經過巴士海峽進入太平洋,更能穿航台灣海峽—南海—麻六甲海峽—安達曼海進入印度洋,完全拆解美軍封鎖線的圍堵。
▲中共海軍5路突穿美軍第一島鍊封鎖東出太平洋、西行印度洋。(製圖/記者林健華)
中共並與泰國合作,預計在北緯7—10度間泰南春蓬府和拉廊府所在、馬來半島最窄處的克拉地峽,開鑿一條「克拉運河」,連接泰國灣和印度洋的安達曼海,克拉運河全長102公里,設定雙向航道,寬度400公尺,平均水深25公尺;未來這條新航線,將讓中共海軍或商船從原先行駛麻六甲海峽的4097公里航距,大幅縮短1200多公里的2897公里,有效節約航行時間、燃料的戰略目的。
為確保海軍航行安全,中共在亞洲已陸續完成緬甸科科群島、孟加拉吉大港、柬埔寨苦克莫島、宋卡中泰聯合基地、索羅門群島的比卡齊克亞島、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等海外軍事基地的建置,同時反掐美軍太平洋與印度洋相互支援航行的咽喉。
▲ 中共與泰國合作開鑿的「克拉運河」新航線示意圖。
中共全力建設南海島礁,不僅將先進的SU-30、SU-35戰機部署於廣東湛江及汕頭,作戰半徑涵蓋中、西沙群島及黃岩島,也以西沙永興島做為南海軍事部署試點島嶼,未來陸續完成防空、反艦導彈系統及新型戰機進駐,美軍不管是從台灣海峽或台灣東部太平洋進入南海地區,走南海航道或是巴拉望航道,無論空中戰機、海上艦艇、水下潛艦,完全進入共軍的作戰掌控、鎖定範圍,插翅也難飛,美軍甚至將被逼得放棄航行南海,繞行菲律賓東方的菲律賓航道到澳洲,才能從太平洋走到印度洋,兩洋航母艦隊相互增援,也將更形困難。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