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改國是會議半年報。(圖/記者吳銘峯攝)
記者吳銘峯/台北報導
全國司改國是會議落幕已經近一年,行政院、司法院、法務部於8月7日聯合舉行說明會,提供司改半年報的各項數據。但對人民來說,這些數字都太過遙遠、不切實際,因為人民要的是更快、更好、更接地氣的司法改革,儘速淘汰不適任司法官,並以更貼近人民的語言說明判決,才是重點。
司法院與行政院、法務部召開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後半年報告,其中較引人注意的是法務部長蔡清祥提到,未來要啟動「人民檢察審查會」,由一般民眾審查檢方針對重大案件的不起訴或簽結決定是否合理。而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會中也說,未來在決定法官、檢察官懲處決定的司法院職務法庭將引進外部、非法官人士組成職務法庭合議庭法官。政務委員羅秉成表示,司改最重要的人民參與司法,其中,國民法官、人民檢察審查會及職務法庭外部成員都將就位。
3位首長都清楚司改的方向,也提到了重點,就是司改必須考慮到「人民參與司法」。民間司改會執行長陳雨凡就指出,政府雖然著力於司改,但因為著重在制度面改革,對人民來說有遙遠距離感。她建議,若從「淘汰不適任司法官」的「法官評鑑」著手,修改《法官法》,改成監察院與評鑑委員會,都可將不適任司法官移送職務法庭的雙軌制,或許更讓人有感。
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理事長何俊英則認為,讓人民更有感的,是檢察官偵辦速度快,態度好;法官判得又快又好,最重要的是「用人民懂的語言」。何俊英強調,以往的書類「司法語言」太多,民眾看不懂、聽不懂,所以如何用人民的語言解釋法律問題,讓民眾清楚知道什麼叫打官司?自己有沒有道理?這才是人民有感的司改。
▼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理事長何俊英。(圖/取自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臉書專頁)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