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風雲(十)東沙島駐軍的故事之二

2018年08月11日 06:05

▲蔣經國總統於53—56年間,多次到東沙島巡視慰問官兵。(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蔣經國總統於53-56年間,多次到東沙島巡視慰問官兵。(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文/特約撰述 林健華

吃飯皇帝大,外島駐軍的食衣住行育樂都得仰賴後方補給,位處中華民國主權所及第二遠的東沙島,幾百個官兵從早期的半年船運運補一次、三個月一次的艱苦度日,隨國家實力及運輸工具增進,海、空便利及軍租民船運補,讓守島官兵也可以享受現代化生活。

地處南海最北的東沙島,平均氣溫26-32度,所有生活物資均依靠台灣本島海軍左營基地前運補給,1960年代以前,由於當時海軍艦艇量少、噸位小,每半年才運補一次,生鮮食物無法久存,想嚐新鮮蔬菜、水果的滋味,只有運補後的三兩天內,東沙官兵只好自行種菜、養豬、牛、羊及雞、鴨家禽=.

由於島上潮濕,大米、麵條容易發霉、長蟲,官兵也只能將就洗乾淨食用,生活條件十分困苦;若因天候、海象不良,運補延遲,官兵還得自力更生抓魚解決民生問題。

▲參謀總長郝柏村視察東沙島防務。(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參謀總長郝柏村視察東沙島防務。(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為解決外島官兵食物保存問題,1970年,國防部協請退輔會研製各種肉類、蔬果罐頭,還委請台中新社農改場黃泮宮博士針對東沙島地質研發可種菜種,成功讓東沙島原只長兩片葉的小白菜,可長到八片葉;蘿蔔也長得又快又大,還能曬成蘿蔔乾保存1年不變質,官兵將蘿蔔葉加辣椒炒肉絲,直稱「美味」;另外,各陣地也遍植南瓜,還做成南瓜麵條,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

1971年,陸戰隊99師送了12頭牛到東沙島試養,牛隻喝帶有鹹味的地下水、啃海桐樹枝和嫩葉,適應良好,後來定下黃牛基本戰備量30頭,只要生了小牛,斷奶後,就可以殺一頭成牛,讓官兵大打牙祭;遇到運補延遲,真到山窮水盡,官兵就在東沙潟湖撒網抓魚,因東沙珊瑚礁環繞,適合龍蝦生長,每次都魚、龍蝦、紅蟳、干貝、鮑魚大豐收,另外玳瑁定期上岸產卵,肉質如牛肉,也可解決官兵燃眉之急。當然,玳瑁現今是禁止捕撈的。

▲總政戰部主任許歷農上將在艾倫颱風後視察東沙島。(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 總政戰部主任許歷農上將在艾倫颱風後視察東沙島。(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1983年9月8日,艾倫颱風過境東沙島,留滯30小時,離岸20公尺內的房舍、工事地基掏空倒塌,東、南面碼頭也被巨浪掏空,造成東沙島高於2公尺的樹木、電桿、非鋼筋混凝土建築全倒,實桶露儲的53加侖油桶全都不見蹤影,剛上島的副食品也因冷藏設備毀損全數腐敗;3天後,剛上任的總政戰部主任許歷農上將乘192鎮海艦蒞島視查,親見島上滿目瘡痍後,不發一語回艦;次日,許歷農將艦上所有食物、飲水及福利社物資全數掏給東沙島官兵應急,還陪官兵在沒了屋頂的餐廳用餐,當時的指揮官季麟連上將憶此,仍對老長官的關愛官兵熱淚盈眶。

東沙島上雖有水井,但井水帶有鹹味,不適合長期飲用,官兵通常會以蒸餾方式取水,為解決幾百個官兵的用水不足問題,1974年間完成了10萬加侖水庫一座,歷任守軍又陸續完成5、4、2萬加侖水庫,作為蒐儲雨水之用,東沙官兵也始終靠老天賞水喝過日子,直到1990年完成海水淡化設備,官兵才稍解缺乏淡水窘境;前國防部長湯曜明在參謀總長任內,更編列預算採購供應每一官兵每天一瓶1250cc礦泉水迄今。

▲東沙大王廟是官兵信仰中心,十分靈驗,香火鼎盛。(圖/取自海軍畫刊)

▲東沙大王廟是官兵信仰中心,十分靈驗,香火鼎盛。(圖/取自海軍畫刊)

大王廟是島上官兵的信仰中心,相傳1948年2月某天清晨,東沙島官兵在東南角發現一艘獨木舟,舟上有尊木雕關聖帝君神像,在東北季風、潮流方向不符,沒有動力的木舟如何漂流到這座島嶼?讓人不可思議;經懂宗教法事官兵再三請示,才知是關老爺選擇東沙島落腳,官兵擇定現址建廟歡喜奉祀。

1966年駐軍整建大王廟,還將獨木舟保存廟側,由於靈驗異常,香火鼎盛,常有離島官兵託人代為上香祈福或還願。大王廟兩次發爐,經通曉宗教儀式士兵請示,一次是關老爺指示內衣與外襯必須更新,第二次是關聖帝君指稱其青龍偃月刀嚴重遭海風侵蝕,由防區定型訂製不銹鋼刀更換。

沒有宗教信仰的陸戰上將季麟連任東沙指揮官時,每天晨跑都會順道大王廟上香,1984年7月某天,剛到大王廟前圓環,因一陣大雨而折返指揮部,早餐後約7時40分,島東監視哨直通電話響起,他以為有戰情或緊急狀況,未料是監視哨士兵提醒他「尚未向大王廟上香」,季麟連趕忙前去上香,他才瞭解到官兵對指揮官每日上香祈福順利平安,是官兵心理重大的事,從此不曾耽誤上香。

▲東沙島沙畫十分精美,讓人愛不釋手。(圖/記者林健華攝)

▲東沙島沙畫十分精美,讓人愛不釋手。(圖/記者林健華攝)

東沙島海灘是由國寶級珊瑚沙所形成的,細柔含有磷質,月光下會泛出螢光,官兵休閒時研究「沙畫」,經過繁複的選沙、篩沙、洗沙、曝曬後,分成不同顆粒沙材,在不同尺寸的夾板上黏上各色絨布,以複寫紙描繪所需圖案,按圖樣需要,將沙染色,再依圖塗上樹脂、倒上色沙,逐步、逐次、逐層讓沙附著其上,需要細心及耐心,沙畫圖案豐富,成為官兵收藏品,也作為餽贈登島來賓的紀念品,深受歡迎,更有官兵因此退伍後成為沙畫藝術家。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