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美國原油不是中國報復對象

▲▼貨輪在加州奧克蘭港卸貨,貿易戰,關稅,海運。(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中國大陸將在8月23日起,對美國部分商品加徵25%關稅。(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國務院在8日晚間批准,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價值16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的決定,在確認加徵關稅的美國商品清單中,被許多觀察家形容為重量級武器的原油不在其列。

大陸商務部並未對第一波加徵關稅的清單上沒有原油這件事提出解釋,也未做過相關回應。商務公部在公布清單的同時,指責美國措施十分無理,中方是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多邊貿易體制,才不得不做出的必要反制。此次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將於8月23日12時01分起實施

《華爾街日報》表示有分析師認為,「考慮到中國經濟正在放緩,原油賣家可以輕易找到新買家,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國對國外原油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因此原油被移出清單可能暗示中國正在重新評估其報復威脅」。目前大陸依賴進口來滿足其70%的能源需求,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預計,這一比例將在2040年升至80%。

大西洋北海上的石油平台,石油,原油,油田。(圖/路透社)

▲大西洋北海上的石油平台。(圖/路透社)

文中提到,過去兩年間,美國石油產品主力的輕質低硫油,價格低於大陸傳統石油供應國生產的中質含硫油,中質含硫油提煉效率低,污染嚴重,包括大陸在內的亞洲煉油廠都已經開始做出調整,提煉產自美國的輕質低硫油,所以就算大陸把美國石油拒之門外,美國石油也可以輕鬆找到其他亞洲買家。

另一個說法則是,即便美國11月份重啟對伊制裁之後,中國也會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現在這麼做鋪墊。但《華爾街日報》卻引述科羅拉多州鑽探服務公司Canary LLC首席執行長Dan Eberhart的話聲稱,「如果中國向美國進口石油徵收關稅,美國豁免中國進口伊朗石油的可能性會降低,徵稅會引發進一步激怒美國的風險」。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