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風雲(十四)太平島駐軍的故事之三

▲太平島的夕陽美景,會讓人難忘南島風情。(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太平島的夕陽美景,會讓人難忘南島風情。(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文/特約撰述 林健華

南沙太平島距台灣本島1600公里,海軍早期使用LST中型戰車登陸艦運補,單程要6、7天,來回得耗時半個月,可說倍極辛苦;除了運送瓜代人員、武器裝備、補給品,島上兵舍、工程建設所需建材,也得靠海軍一點一滴船運到位,運補過程中,也有官兵因此犧牲生命,國軍捍衛國土、確保國家主權,不管是否戰時,都得付出血的代價。

1950年,海軍總司令黎玉璽鑑於太平島及氣象台官兵辛勞,在財政拮据下撥款興建二層樓新式建築,供指揮部及氣象台使用,在官兵土法煉鋼下,雖然完成氣勢雄偉的建築物,並為感念黎玉璽關懷而命名為「玉璽樓」,但因使用海沙沒經驗,後來變成牆面傾斜、屋頂樓板漏大水的標準海沙屋;當時雇有建築工3人,其中兩人為甥舅,一天兩人下海游泳,一人被潮水捲走失蹤。

1960年4月一次運補,LST甫航過巴士海峽,值午餐時間,甲板上聚集眾多官兵七嘴八舌,原是艦上一輪機士官因故遭艦長斥責,心有不甘而負氣跳海,艦上官兵見狀,紛紛投擲救生圈救援,但他毫不理會,在海中載浮載沈,同船的太平島指揮官善欲華上校建議停俥,並派小艇搭載4名水性極佳的蛙人下海將該士官架上軍艦,避免成為波臣憾事。

▲太平島官兵不管戰備、構工全靠雙手萬能,備極辛苦。(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太平島官兵不管戰備、構工全靠雙手萬能,倍極辛苦。(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LST完成運補卸載後,準備起錨返航,島上官兵正揮手道別時,突見艦上登陸小艇再度入海,駛往搶灘木棧道堤外,將一艘划舟拖上岸,才重返LST艦;原來是島上駱姓醫官因有急訊想託運補艦帶回台灣,私自划著小舟靠近LST遞送,但因不諳當地水文,剛好退潮,風向、水流急速外向西南,也將小舟隨潮水帶離太平島,幸好當時指揮官眼力好,及時發現,請LST軍艦派小艇救援,才能化險為夷。

太平島附近海域海產富饒,常有漁船接近漁撈,曾有一艘高雄籍漁船錨泊後,放下小船在附近水域作業,漁船上只留一個人看船,傍晚時分,小船完成漁撈作業返回漁船,發現漁船已被燒毀,留守看船的漁民也被殺害了,可能遇到海盜洗劫,漁民在恐慌下,看見遠方有燈光,全力划向太平島,在官兵安置下,住到「瓜代」航次,才隨換防官兵回到台灣。

他們遺留在太平島的小船,經過官兵取材修繕後,成為守軍前往敦謙沙洲的重要船舶;一天,幾個士官兵將小船下水,在登陸灘頭左側玩水,不料,突然北風吹襲,只靠木板划水的幾個人,難以抗衡湍急的潮水,有人跳水想以繩拖曳小船回島,雖距岸僅百餘公尺,險象環生,最後是出動蛙人帶救生衣游過去,把落水的士官兵一一救回岸上。

軍中服役的官兵,都清楚退伍前八字輕,長官、老鳥通常都會特別提醒要謹言慎行、注意安全;太平島一個弟兄,從來不下海游泳或到海灘,可是當他知道要「瓜代」回台時,不知道那根筋不對,突然心血來潮前往海灘戲水,就在島上威遠樓、棧橋右側一個二戰飛機轟炸所留下的亂石坑裡游泳,最後一直游不上岸,只好高聲呼救,威遠樓上的衛兵聽到呼救聲,立刻叫人救援,才保住一條小命,「衛兵救人」也傳為佳話。

▲太平島運補大船換小艇,小艇衝搶灘,順利與否,還得看老天及海龍王的臉色。(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太平島運補大船換小艇,小艇衝搶灘,順利與否,還得看老天及海龍王的臉色。(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太平島運補大船換小艇,小艇衝搶灘,順利與否,還得看老天及海龍王的臉色。(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因太平島周遭海域均為珊瑚礁盤,運補艦因水淺難以靠近,只能錨泊外海,再以LCM或LCU登陸小艇搶灘登陸卸載;島上官兵為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物資卸載工作,每逢運補視同作戰,全島總動員搬運所有上島補給品、武器彈藥及裝備,雖然人人疲累不堪,但想到有好吃、好喝、好用物資上島,吹口哨苦中作樂,是島上官兵必須練就的本事之一。

1986年1月,一次運補卸載時,其中一輛LVT水鴨子航行時一直向中字號艦偏移,指揮官見狀覺得不妙,立刻指派一艘巡邏艇伴隨在後,以防不測;果不其然,該輛水鴨子機械故障,不久就告沈沒,所幸LVT上的官兵即時被隨行的巡邏艇援救上岸,免除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太平島為運補修的木棧道,已成歷史遺跡。(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太平島為運補修的木棧道,已成歷史遺跡。(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太平島為運補修的木棧道,已呈歷史遺跡。(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為便利運補所興建往海中延伸的木質棧橋,被島上官兵謔稱為「龍擺尾」,主因全為木造,只要碰到颱風,常常隨風浪搖擺後斷裂,官兵也只能無奈地一修再修;1982年,因舊木質棧橋已經損壞,當時陸戰隊司令屠由信中將下令另造新棧橋,並由台灣本島調用工兵連一百多人進駐太平島施工。

官兵構工的時間,每天從吃完早餐開始工作,直到中午用餐才休息,因太平島太陽毒辣,休息到下午3點繼續開工,直到6、7點才收工;島上官兵施工作息算是正常,但遇到需要灌漿時,必須一氣呵成不能停止,就算太陽再大,也只能一鼓作氣完成進度,官兵常被曬得黝黑、甚至曬到起泡、脫皮。

這項工程完全沒有專業人士指導,都靠官兵按照島上潮汐狀況摸索興建,總共費時年餘、用掉數千包水泥才完工;陸戰工兵連也協助整修島上中央公路,將泥土路修築為柏油路面,還修建兩座圓形碉堡。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軍武熱門新聞

陸特種艦就位暗示核潛艇數量大增

微波武器3公里內烤焦無人機蜂群

首艘054B導彈護衛艦入列戰南海

山東艦在台灣東部遭電磁干擾

美軍核潛艦「德州號」6個月大修測試完成

運-20B最大航程輕鬆破8000公里

中華民國台灣軍政府 6/15成軍

B-1B轟炸機轉移陣地 跑道翻新迎接B-21

國軍寄發「動員召集預告書」

東引、烏坵、南沙哪個是「最硬外島」結論曝光

F-22 vs. F-35誰更有優勢?

中科院模擬系統已開發逾240套

野戰移動式沐浴機洗出更多精神

815型偵察艦「玉衡星號」進入東海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