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復旦教授:和平國民認知偏差 美不是「打誰就打倒」的大國

▲▼大陸國旗與美國國旗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大陸國旗與美國國旗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政府近日對中國340億美元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中方隨之予以反擊。對此,上海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副教授沈逸發文表示,部分愛好和平的國人起初還保持著「淳樸本性」,認為「忍一下就過去」,但卻沒發現美國發起的貿易戰是霸權國家對認定的挑戰者所採取的行動。

沈逸指出,貿易摩擦升格成為貿易戰,基本上沒有爭議,但某些國人並不知道這不是單純的貿易摩擦,此前川普的前幕僚巴農(Steve Bannon)就曾說過,發動301調查是想要在3年至8年期間,讓挑戰美國的中國有所衝擊。

再來這些人沒有認識到今天的美國已經不是歷史上和記憶中的那個想打誰就打誰,而且就能打倒誰的超級大國了,貿易戰的後果,在該國內引發的負面反應和不滿程度,都明顯超過了某些中方自媒體對美國力量的認知和評估,形成了顯著的「認知倒置」。

沈逸表示,此外也沒有認知到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國際貿易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非常有趣的是,國內某些認為貿易順差國打不過貿易逆差國的研究,與美國總統貿易政策智囊納瓦羅(Peter Navarro)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他們認知的貿易,基本都是貿易教科書上英國出口毛呢,葡萄牙出口葡萄酒之類的貿易。

沈逸說,現實是貿易戰開打之後,受影響的企業採取的應對策略,是將生產線以及與之相伴隨的工作機會,從美國轉移出去,哈雷摩托車與BMW都考慮轉移生產的問題;美國國會更是悄悄地要通過立法程序,減免1660種在美國無法生產的商品面臨的因貿易戰而提升的關稅,其中半數來自中國。

文末提到,這些認知上的偏差是此次中美貿易戰過程中中國要接受的第一個檢驗;它檢驗的是中國,尤其是中國社會的各方群體,是否具備了必要的戰略意志,去迎接伴隨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所必然承受的戰略壓力。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