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宮鬥劇】蘇絢慧/宮鬥,劇裡劇外的你

2018年08月29日 00:00

▲錯怪《如懿傳》!周迅「蝴蝶結領巾」真的存在。(圖/翻攝自愛奇藝)

▲當紅陸劇《如懿傳》劇照。(圖/翻攝自愛奇藝)

無論從《甄嬛傳》到現在的《延禧攻略》、《如懿傳》,甚至過去《武則天》及《戲說慈禧》,無論是中國、台灣,乃至華人所在區域,所謂「宮鬥劇」的熱潮,總是能席捲了許多人。每個人追劇追得火熱,討論起劇中的嬪妃爭鬥手腕、計謀,無不咬牙切齒或是感慨萬千。

這些「宮鬥劇」無非不就是後宮佳麗爭寵戲碼?為何會這樣勾動人心?

戲劇,欲望滿足兼產生的容器

「甄嬛傳」原著作者兼編劇─流瀲紫在談及寫作初衷時說過:「後宮女子殘留在發黃的史書上的,唯有一個冷冰冰的姓氏或封號。不是賢德就是狠毒,好與壞都到了極點。所以想憑著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靜下心來書寫關於她們的故事。」而戲劇及文學都是一個承載白日夢的巨大容器,一個滿足欲望同時又生產欲望的幻象空間。特別是那些廣為流行的作品,不但投射了當下人最核心的欲望和焦慮,更為大量尚處於潛意識狀態,彌散的欲望賦形具象。

從兩性觀點來談,許多女人爭奪一個掌握至高權力男人的恩寵,似乎是非常落後、卑微、古老的觀念。但,回望當下的自己,我們在這些爭寵奪愛之間看見的,或許還有我們對於權威者或所愛者想要獲得認同、肯定的渴望。宮廷的絢爛華麗背景下,那些「只見新人笑,未聞舊人哭」的殘酷鬥爭,我們在落敗者身上,投射自己被辜負、被忽略的唏噓;也在那些出身平凡卻不平庸的主角身上,投射最終達到自我實現高峰的期待與想望。

仍逃不開父權社會的女性想像

其中,在宮中辛酸爭鬥的女主角身邊,更不乏安插著默默守護的男配角,癡心守候著女主角,同理、溫暖,毫無所求地保護著女主角。甚至在女主角落難遇危時,可以不顧自身,給予最適時、最體貼、最實際的幫助和陪伴。這樣完美陪伴者的角色,更是讓看劇的自己,忘卻現實人際的孤單和無助,夢想著自己能有這樣的一個「伴」,或許我們就可以不再需要獨自承擔成年人必要的獨立和奮鬥。

然而,「宮鬥劇」裡的佳麗們,無論如何聰明、貌美,她們的人生沒有自主權,她們的命運被掌握在皇帝手裡。她們必須倚靠著自己的容顏為自己賺取成功籌碼。所有的「宮鬥劇」劇情設計,總逃不過父權社會對於一個女性的蒼白設想,即便是獲得政權的女性角色,男人都是其成就霸業的踏腳石,事實上她依然需要依附愛情,才能獲得他們的保駕護航。

鬥爭成敗,何嘗不是情感投射

或許這是「宮鬥劇」編劇上的狹隘,但不禁令筆者想起2013年韓國MBC電視台播出的「宮鬥劇」─《奇皇后》。裡面的女主角奇皇后教皇帝騎馬射箭、習文練字,還助他打敗把持朝政的大丞相,令其擁有真正的皇權,這樣的女性豈不是更有魅力?

或許,我們終其一生,爭鬥的舞台不可能如此金碧輝煌、氣勢磅礡;爭鬥的成果不會是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感受到的辛酸和渴望,卻是相同的殘酷和熱切。所以我們從螢幕中看的是佳麗三千爭奇鬥艷,心中看見的或許是那期待成功、肯定、認同的自己?我們為受盡冷落的嬪妃感嘆,又何嘗不是為被鬱鬱不得志、被忽略、被慢待的自己悲傷?

當然,這些「宮鬥劇」也為我們借古諷今地,提供了一個展現人性好鬥和陰暗面的舞台。明捧暗鬥、步步為營、處心積慮,無不像極了現代人際關係的角力。對於生活在叢林法則的現代人,「宮鬥劇」可以給人以代入感,後宮女人的生活固然遠離今人,但她們永不言棄,像似玩「大富翁」遊戲般,成為人生贏家擁有一切,即使其中的部分是「得非所願」,也已讓人羡慕。

「宮鬥劇」中呈現出的錯綜複雜的人性,更讓人目不暇給。有正派者為親情、真愛,甚至國家大義而犧牲;有反派者為爭權奪利,無所不用其極,最終落得喪命、受囚,餘生備受冷落孤寂。在在都是讓自己各個面相盡興投射的三稜鏡,花花世界無窮無盡。

終得出戲,掌握自我踏實生活

綜言之,「宮鬥劇」之所以如此受人青睞,除了它劇中承載了人們各式各樣的投射之外,也是因為它呈現了一個微型的社會,裡面的人身不由己、追名逐利,實在像極了我們當下正處的人際叢林,不由得讓我們樂在劇中,不可自拔。

但是,劇終人散後,無論是勝者王、敗者寇,都是一場鏡花水月、一道歷史痕跡。除非我們願意,走出聳高宮牆,走出投射和幻想,我們往自我內心深處直走。我們將無需如此感嘆與悲觀,因為我們會看見那個無須與人爭鬥的本質真我,只待自己給予自己力量,就能成為自己內在真實的君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富饒王國,生命也不會是輕輕一聲喟嘆。

好文推薦

蘇絢慧/控制和依賴的關係,不是愛

蘇絢慧/「為何不愛我?」你是否錯把愛人當父母替身

蘇絢慧/今年父親節,找回華人文化中「隱形的爸爸」

蘇絢慧 即時評論/兇手是教育出來的!別讓孩子以為別人是滿足慾望的工具

蘇絢慧/現在年輕人很難搞? 其實是你們大人缺乏「感受力」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蘇絢慧,璞成心理學堂創辦人暨總監,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心理叢書作家。本文轉載自《你過的,是誰的人生》一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