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逼青年散居郊區 林欽榮:用公宅讓年輕人重回首都圈

2018年09月1日 07:00

▲副市長林欽榮專訪▼。(圖/記者屠惠剛攝)

▲北市副市長林欽榮。(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前喊出「4年2萬戶、8年5萬戶」的公宅計畫,比較過去國民住宅處時代,在台北30年的總發包量是5萬2000戶,要用8年時間完成30年的量,可謂「天方夜譚」;頂著壓力,主責公宅業務的林欽榮仍繳出4年2萬戶「開工」的成績單,已是相當不容易。談到公宅,專研都市計畫30年的林欽榮侃侃而談,對他來說,公宅議題是他都市更新大計劃中最重要的一步,「我要讓年輕人住得起,讓年輕人回到首都圈、核心圈,重塑社會組成的結構。」

年輕人買不起、租不起=遠離首都圈

林欽榮接受專訪時,拿著一張又一張的手板,上頭滿滿的資料、數據,證明在公宅議題上是「來真的」。台北市身為首都,公宅政策該是如何推進?林欽榮先點出三個問題,第一,台北市的房價比高達「16」,也就是要不吃不喝16年才能買到房子;第二,年輕人連租好一點房子的可能性都不高,因為台灣長期以來不提供公共租賃的房子,青年住得不安全、租金波動,權宜之計就是用「時間換取租金」被迫住往郊區;第三,在住不好的情況下,年輕人的生育率、結婚率偏低,因此公宅嚴肅來講是國安問題,「我們的生育率低、年輕人住不進核心區通勤的時間要增長。」

「所以公共住宅鎖定年輕人。」林欽榮說,公宅應該是要讓年輕人回到首都圈的途徑,雖然買不起但要住得起,「最重要是住得起,住得起的時候同時能夠照顧到更廣的年紀族群」;他表示,台北市有全台灣最嚴重的人口老化,從這條件來看,很需要年輕的因素回來,「如果公宅繼續蓋在偏遠的地方,其實幫助是不夠,在這條件下,拉年輕人一把讓年輕族群重回首都,是關鍵要素」,公宅加入托嬰、照老,藉此重新混合社會,最後是用公共住宅的形式,搭接智慧城市。

林欽榮指出,政府建設公宅幾個目標,要有社會性、環境改造、讓年輕因素重回,綜合從老人化、少子化到缺電等問題,「稱之為居住正義,我們要積極的去推動」。他也提到,公宅還有一個關鍵的「產業要素」,透過政府興建公宅把智慧科技、ICT產業導入,「產業需要一些新的實驗場域,先從我們自己的公宅練兵,南向政策、西向政策,台灣的技術就可以輸出。」

▲副市長林欽榮專訪▼。(圖/記者屠惠剛攝)

4年2萬戶?拚死湊到1.9萬

而談到公宅,就不得不提到柯文哲的「4年2萬戶、8年5萬戶」公宅計畫。檢視柯文哲首任期,公宅推動風風雨雨,最終交出「4年12230戶發包、開工」;林欽榮也說,「2萬戶目標沒有達成,就坦白地跟市民報告」,但市府手上12230戶年底會全部發包,若再加上都更分回、住宅基金買回,預計可以達到1.9萬戶。

面對這個在選舉年必定會不斷被提起的話題,林欽榮也幫團隊叫屈,強調經過3年多的努力,2018年底一共會有35個基地同時開工,「同仁的壓力非常大」。他也舉例,過去台北市在40年前成立國民住宅處,30年的生命期裡蓋了5.2萬戶,而柯市府的4年2萬戶目標,2018年12月底完全在市府控制之下的是12230戶開工,確實「稍微有一點落後」。

▲▼「興隆D2區公宅」一房型實品屋。(圖/台北市都發局提供)

▲「興隆D2區公宅」一房型實品屋。(圖/台北市都發局提供)

儘管戶數離預期目標有點差距,但林欽榮對於「品質」非常的有信心。今年陸續開放抽籤的健康、興隆公宅,不斷創下史上最低的「中籤率」,如此搶手的程度,足以做為柯市府最好的宣傳,也代表公宅政策的方向是正確的。

林欽榮說,每一塊公宅的預定地都經過詳細評估,且不會在郊區,「我們有2個原則,第一個必須符合整個城市發展動能,不是在偏僻的,必須有進入到城市的便利性,最好是靠近捷運站;第二個原則是我們在土地取得上絕對不買私地,跟中央協商、軍方撥用,我們用都市計畫交換、或是用市府預算購置,沒有一塊地是買私地。」

「為什麼居民比較抗爭?因為地段都不錯,我們是反向思考,而且也是合理的。」林欽榮說,因為會租公宅的人就是需要社會照顧,「如果你還要住到那麼遠,還不是跟現在一樣?這就是如何把城市的發展公共化」;他表示,公宅是一個城市翻轉的重要手段,也是台灣生命力的一環,甚至對首都圈來說,是很急迫的國安問題。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