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2014年上任前喊出「4年2萬戶、8年5萬戶」的公宅政策,如今到了2018年要拚連任之際,公宅目標改成「4年2萬戶開工」,已完工、施工中12230戶。對此,實際執行的「公宅舵手」都發局長林洲民,一再強調政策沒有跳票,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36個基地全面開工所代表的意義,「這是台北人的勝利,我們從一個看不起鄰避設施、不要公宅,到現在36個案子全部通過,全世界沒有一個城市在3年8個月發生那麼大的正面改變。」
針對選舉年外界會不斷質疑公宅政策跳票,林洲民說,柯P上任3個月後就定調第一個4年要興建2萬戶公宅,而目前已完工跟施工中的12230戶,是經過與地方里民不斷的溝通、召開超過50場公聽會、發了超過20萬份通告書才得來的,期間因為容積率、居民的意見,逐漸下修多達3000戶。那2萬跟1.2萬戶之間的差別是哪裡?就是在發包中、規劃中以及都更分回3個地方,發包中、規劃中的部分都會隨著議會討論逐步實現,都更分回則是隨著公辦都更增加,「這4年中,已完成、施工中1.2萬戶,加上都更分回加上規劃中加上發包中,整個就是2萬戶,沒有跳票。」
推動公宅3年多,市民對於公宅態度的改變林洲民都看在眼裡。「這幾年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就是台北人從最刻薄的語言,說住公宅的人是帶有愛滋病細菌的人、住公宅倒不如當特種行業的都市計畫區,這些尖銳的語言全部出來。」林洲民說,如今36個基地一個一個說服,撒冥紙、丟雞蛋、灑水,去公聽會的時候還帶雨傘,這段日子全部走過了,「這是台北市民一個重要的轉捩點,而且是台北人的勝利,全世界沒有一個城市在3年8個月發生那麼大的正面改變。」
「說服、說服、再說服。」林洲民說,從最硬碰硬的辯論開始,向居民解釋市府的設計觀點,公宅要有社福設施,醫院、區公所、圖書館、社福中心、育嬰托老;有公共空間大家共同使用、沒有圍牆,而且容積率比周圍還低,「這叫硬碰硬的解釋,如果這是民間開發者,第一個她的容積不會降低,第二個會有圍牆,這點就是大家終於聽進去了。」
▲廣慈園區日前舉辦開工動土祈福儀式。(圖/記者陳家祥攝)
林洲民也以廣慈園區為例,早在郝市府時代是全商業的BOT,最後解約導致該處基地無法有任何的新計畫,但柯市府上任後,6個月之內完成了北市的都市計畫變更跟內政部都市計畫變更,讓該基地可以做社福設施跟公共住宅,同時和居民做了無數次的溝通,過程中從撒冥紙、抗議,各種過程到了今年8月,ABCDE五個基地、總預算168億全部動工,「這是個了不起的集體成就。」
未來廣慈園區基地的綠地遠超過未來周遭的都更計畫,且設施應有盡有,社福設施高達3萬坪,有醫院、區公所、捷運站、警察局、社福設施、育嬰托老,加上社區的商店。林洲民說,因為市府知道民眾要優質的住居空間,「這個就是說服力。」
林洲民表示,過去各種場面都看過,有民眾對著市府同仁、學者專家吼「我戴勞力士受手錶、我小孩有房子,我不要公宅」,但這是2016、2017的台北市民,可是逐漸地到2018,這些聲音消失了、同意了,這就是台北人的大勝利,「這是怎麼造成的?其實就是努力的說明、努力的說明、努力的說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