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軍人節 向一個95%畢業生為國陣亡的學校致敬

▲廣州黃埔軍校舊址的對聯經流傳變成「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圖/摘自中共軍史館)

▲廣州黃埔軍校舊址的對聯經流傳變成「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圖/摘自中共軍史館)

文/特約撰述 林健華

九三軍人節,也是抗戰勝利紀念日;抗戰期間,一個學校共出3053個名將、20多萬畢業生,其中19萬人無一生還,高達95%為國陣亡犧牲,這是迄今世界各文、武學校校史中,前所未見的壯烈記錄。

1945年,二戰太平洋戰爭結束,日本8月15日向盟軍無條件投降;9月2日於美軍密蘇里艦上舉行受降典禮;中國戰區則於9月9日上午9時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由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代表接受日本「在華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簽署的降書;蔣中正總統於1955年4月13日指示以每年9月3日「抗戰勝利紀念日」為軍人節,是九三軍人節的由來,同時舉行中樞秋季國殤大典。

▲黃埔軍校大陸時期畢業20多萬人,為國陣亡19多萬人,犧牲率高達95%。(圖/翻攝自陸官校期刊)

▲黃埔軍校大陸時期畢業20多萬人,為國陣亡19多萬人,犧牲率高達95%。(圖/翻攝自陸官校期刊)

1924年6月16日,國父孫中山先生在蘇聯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支持下,於廣州黃埔區長洲島創辦了一所軍校,校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這是中國史上第一所革命軍校;孫中山在大門前親題「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對聯,橫批是「革命者來」,這20個字,成為「黃埔人」畢生奉行的準繩;他對第1期學生開訓時的訓詞,後來也成為中華民國國歌的歌詞。

黃埔軍校校長是蔣中正,第1期近500個學生入校,立志救國救民事業,所有人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為戰場而生,為護國至死!」黃埔軍校學生以黨軍身份完成東征、北伐統一中國,寫下中華民國現代史以寡擊眾光輝一頁;黃埔人更用血肉之軀抵抗外侮,浴血八年贏得抗戰勝利,讓中國成為世界四強之一,台灣澎湖回歸中國。

▲▼軍閥吳佩孚、孫傳芳自恃部隊不怕死,卻折服黃埔軍校學生「不知死」。(圖/翻攝自陸官校期刊)

▲▼軍閥吳佩孚、孫傳芳自恃部隊不怕死,卻折服黃埔軍校學生「不知死」。(圖/翻攝自陸官校期刊)

▲▼軍閥吳佩孚、孫傳芳自恃部隊不怕死,卻折服黃埔軍校學生「不知死」。(圖/翻攝自陸官校期刊)

近期,大陸一篇細數黃埔軍校學生抗戰史文章,大肆讚揚國軍抗日,並稱黃埔人「是全中國人民虧欠最深的恩情」,引發台灣退伍軍人的無限感慨。

該文章指出,「一批批黃埔人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為四萬萬中國人鋪平了前行的道路。」並以1932年128事變中,國軍第87師營長朱耀章在葛隆鎮戰鬥中,身中7彈壯烈殉國作為開場;1933年1月,日軍進犯北平,黃埔3期的149團長王潤波率部緊急馳援,當時長城內外冰天雪地,全體官兵衣衫單薄、腳穿草鞋,頂風冒雪日夜兼程激烈戰鬥,直至戰死。

▲抗戰前抵抗日軍入侵為國捐軀的黃埔子弟。(圖/摘自中共軍史館)

▲抗戰前抵抗日軍入侵為國捐軀的黃埔子弟。(圖/摘自中共軍史館)

1937年8月12日夜,南口戰役中,國軍529團第3營7、9連,向日軍坦克發起逆襲,黃埔7期的7連長隆桂銓全身掛滿炸藥包,毫不猶豫的衝向日軍坦克,日軍不斷轟炸掃射,周圍一個又一個戰士倒下,他把炸藥包往坦克裡丟,把手槍伸進去打,以血肉相搏,成功炸毀6輛坦克,激戰中,被機槍掃中,犧牲時僅25歲,是黃埔人抗戰犧牲第一人;同期的9連長王友光,在後方率部堅守陣地,幾次擊退日軍身負重傷,遭日軍戰機轟炸,沒留下一塊完整屍骨。

▲肉身捆炸藥攻擊日軍坦克,讓日軍嚇破膽。(圖/翻攝自陸官校期刊)

▲肉身捆炸藥攻擊日軍坦克,讓日軍嚇破膽。(圖/翻攝自陸官校期刊)

南口戰役,國軍傷亡3萬3000多人,其中黃埔人近3萬,他們將日軍死擋在居庸關外,近1個月不能前進寸步。1937年8月,最慘烈的淞滬會戰,中國投入80多萬兵力,90%以上都是黃埔人,包括張自忠、杜聿明、張靈甫、顧祝同、陳誠,羅卓英、胡宗南;旅以上將領王敬久、孫元良、宋希濂、彭善、霍揆彰、黃維、李樹森、李延年、李玉堂、陳沛、夏楚中、周磊、李鐵軍、李文、陶峙岳、俞濟時、王耀武、桂永清、黃傑等;基層也都是黃埔7至11期畢業不久的學生,年齡在20到30歲間。

401團副團長汪化霖,在羅店血戰10多天,主動請纓親率一個排掩護全團搶修工事,在日機、艦砲狂轟濫炸下,始終堅守陣地,打退日軍多次衝鋒,黃昏完成任務,全排壯烈犧牲。寶山保衛戰,姚子青率全營600官兵死守陣地,浴血奮戰7天7夜,最後全部壯烈殉國。

▲實力大不如日軍的國軍,全憑為國為民的作戰意志打贏抗戰。(圖/翻攝自陸官校期刊)

▲實力大不如日軍的國軍,全憑為國為民的作戰意志打贏抗戰。(圖/翻攝自陸官校期刊)

1938年長沙會戰,黃埔昆明分校11期分配58軍有117人,一場戰鬥,就有60人陣亡。南京會戰,87師旅長易安華、88師旅長朱赤、高致嵩,團長韓憲元及156師參謀長姚中英,團長李昌齡、謝承瑞等將領,全部犧牲。在陣亡軍官口袋中,都有個小本子,上面寫著:「黨員守則,一不怕死;二不貪錢;三愛國家;四愛百姓;五不拉夫;六服從命令;七盡忠職務;八嚴守紀律;九實行主義;十完成革命。」

1942年,日軍入侵緬甸,3月,中國遠征軍征援,第一戰同古戰役,200師長戴安瀾,在戰鬥中壯烈殉國,年僅38歲,犧牲前最後一句話是:「現在孤軍奮戰,決心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之恩!」

▲共產黨「一分抗日、兩分應付、七分壯大自己」的抗戰策略,也得自我吹噓戰功。(圖/摘自中共軍史館)

▲共產黨「一分抗日、兩分應付、七分壯大自己」的抗戰策略,也得自我吹噓戰功。(圖/摘自中共軍史館)

1944年衡陽保衛戰,黃埔3期的10軍長方先覺,帶領衡陽守軍1萬7000多人,堅守47天,死傷無數,抵擋了日軍近10萬人的瘋狂進攻。次年,中日最後一次大會戰的湘西會戰中,總指揮是王耀武,參戰將領施中誠、李天霞、韓浚、李玉堂、牟廷芳、丁治磐、王敬久、胡璉、侯鏡如、張靈甫都是黃埔人,徹底打垮日軍的囂張氣焰,直到抗戰結束,日軍再也不敢發動大型會戰。

文章結論指「19萬人的慷慨赴死,在黃埔人身上,看到了真正的軍人氣魄。」、「2018年9月3日,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致敬黃埔英烈,英雄千古!」反觀,在民進黨、蔡英文政府漠視抗戰史實、取消九三軍人節慶祝活動下,中共反從污衊、貶損國軍,轉而正視歷史、肯定國軍抗戰期間的貢獻,兩相對照,台灣多數軍人都感不勝唏噓。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