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皓婷/綜合報導
蔡依林15日擔任安室奈美惠最終場演唱會嘉賓,她因受到安室團隊貼心照顧而有感而發,勾起自己在異鄉工作的心境,更透露自己2016年,參加The Met Gala慈善晚宴時,遭「邊緣化」的無助和恐懼,更揭露自己不為人知「脆弱」的一面,讓粉絲心疼不已。
▲蔡依林受邀赴沖繩,擔任安室奈美惠演唱會嘉賓。(圖/翻攝自Facebook/蔡依林)
蔡依林15日受邀赴日本沖繩,助陣安室奈美惠引退演唱會,勾起了她2016年赴美國紐約,參加大都會博物館慈善晚宴(The Met Gala)的回憶,她透露自己在活動結束後,獨自大哭了一場,「滴滴答答的眼淚道盡了我被邊緣化的無力感」,她表示當時承載著社交盔甲後滿溢的壓力,更直言自己當時就是「失去力量內向又自卑的小女孩」。
▲蔡依林2016年參加時尚盛宴The Met Gala。(圖/翻攝自Facebook/蔡依林)
而蔡依林拋開舞台上光鮮亮麗的一面,她吐露心聲,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有時我仍有點孤僻、膽小、害羞、封閉。」表示自己雖然渴望認同,但仍對社交存在恐懼。她表示:「原來我會害怕,原來我是那麼的膽小、焦慮。」卸下堅強的外殼後,她更坦言:「我卻是一位極度缺乏安全感,脆弱不堪的女孩!」
▲蔡依林回憶起異鄉工作的恐懼和無助。(圖/翻攝自Facebook/蔡依林)
但蔡依林也不忘當時美國女星貝蒂·蜜勒(Bette Midler)的「雪中送炭」,讓她體悟到:「勇敢伸出雙手,去照顧和關心與你成長環境不同的陌生人,那力量有多大。」她更表示:「那是幸福的另一個面向!」而她的一番心境表白,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她更希望大家不要孤立自己,更不要孤立他人。
▲▼蔡依林自剖「脆弱」另一面。(圖/翻攝自Facebook/蔡依林)
【蔡依林FB全文】
工作日記
每次被丟到一個陌生語言和文化環境中,
胃常常都會誠實的反應我的不適。
前天在彩排前,勾起對文化陌生的記憶,
恐懼瞬間帶我回到獨自被丟進紐約metball晚宴的那夜:
一個失去力量內向又自卑的小女孩,
恐懼在她身體的每個細胞展露無遺。
我不是天生懂得如何積極向上樂觀,
個性也不是極度外向的,
有時我仍有點孤僻 膽小 害羞 封閉,
幾乎是習以為常的習慣身邊有熟悉的大人
和家人朋友同事保護著,
我並沒有自認為的巨大和閃耀,
尤其脫離了舒適圈,當那偽裝的自己消失殆盡,
剩下的只是赤裸,失去光芒、活力的渺小女子,
每到那個不舒服的當下,
都會不自覺的凍結我所有的情緒,
有時連為自己的委屈抱不平都不敢,
因為我怕犯錯,我怕讓自己難堪,
心裡只想著,少說少錯,少做少錯,
想趕快結束這一切的噩夢,
我想那是渴望認同的同時也恐懼社交。
Metball那夜,我費了很大力氣保持笑容,
卻仍戰勝不了垂頭喪氣的自己,
晚宴結束後,大哭了一場,
即使穿著華服,妝容毫無瑕疵,
滴滴答答的眼淚卻道盡了我被邊緣化的無力感,
和承載在社交盔甲後滿溢的壓力,
我發現,當時的我,有多需要陌生人一句溫暖的問候,
多想聽到一句熟悉的母語,
看見陌生人真誠的一抹微笑或是一雙溫暖的手和我打聲招呼。(顯示時尚圈到底有多不好混!? 咦~哈哈)
那天,我遇見了另一面的自己,
原來我在假裝我很堅強,
假裝我必須要屬於哪一份子,假裝我不需要別人,
原來我會害怕,原來我是那麼的膽小,
那麼的焦慮,那些全都是我!
我,可以是一位勇敢站上不同舞台的女巨人,
卻也是一位極度缺乏安全感,脆弱不堪的女孩!
感謝晚宴上Bette Midler一句簡單的問候和熱情的一抹微笑,大牌如她大可不必,但她選擇如此,
讓我深刻地體驗,
勇敢伸出雙手去照顧和關心與你成長環境不同的陌生人,
那力量有多大。
那是幸福的另一個面向!
那力量可以讓那幾乎快原地消失的靈魂,
被紮實的溫暖著,擁抱著,
像回到小時候,柔弱的被爸媽擁在懷裡,
被滿溢的疼愛和安全感充斥著。
即使知道自己仍然脆弱,
仍有需要安全感的時刻,
但我知道,當有能力伸出雙手去協助在角落的她/他,
那是一種感同身受的同理,一種別怕,我仍在的支持,
一種我也曾是如此的發聲,那就是最直接的愛的回應!
在接收的同時,勇敢的給予!!
感謝老天 總是如此眷顧著我,
讓我有機會拓展更多能展露自己的機會,
也許不是每一次都是毫髮無傷的離場,
但卻是一次又一次寶貴的體驗和學習,
讓我記得要在難以呼吸的新挑戰和恐懼面前,
先回頭翻一下這些被愛的故事,
提醒自己,並驕傲的對自己說,
i am a badass!Be not afraid, Girl!
真心的,深深的謝謝安室和她細心的日本團隊,
給我這內心仍會膽小害怕的女孩,
一個熟悉的環境和保護 ,
我相信因為他們在乎,
所以願意這麼做,這些都是我值得學習的!!
再次謝謝他們!
也謝謝一直在我身邊,
所有給我安全感的家人朋友,工作團隊和粉絲們!
我相信身為人類,我們都是緊密的需要著彼此的!
不要孤立自己更不要孤立他人!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