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也難蓋5萬公宅要用湊的 柯文哲坦言:也許數字要下修

2018年09月18日 13:22

▲▼柯文哲。(圖/北市府提供)

▲柯文哲。(圖/北市府提供)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前喊出4年興建2萬、8年5萬戶公宅目標,如今首任期將結束,公宅數連同前朝興建的,總數加起來僅達約1.9萬戶,免強接近目標,引來不少議員批評質疑。柯文哲上午出席六張犁A、B區公宅統包工程開工典禮時再表示,公宅「也許數字要下修」,目前北市超過一年以上空屋有3.6萬戶,如何把這些空屋逼進租屋市場「湊5萬戶」,是下個階段市政府要思考的。

六張犁A區、B區公共住宅統包工程,該案總金額約31億元,預計於2021年前竣工。目前規劃興建3棟,地下3層,地上分別為19、21、22層之建築物,可提供709戶公宅,其中包括1房型521間、2房型150間、3房型38間。

柯文哲表示,興建公宅還是台北市政府的重要政策,「事實上我們當時一開始設定的目標是4年2萬戶,不過目前也在對這個政策做修正」;他表示,目前台北市超過12個月沒有人住的房子有3萬6千戶、超過3個月沒有人住的有5萬6千戶,而全台灣超過一年有沒有住人的有61萬戶,「所以事實上中央在講那個要蓋20萬戶公宅,事實上我們在實務上去思考有點怪怪的。」

「如果要蓋20萬戶的公宅可是你有61萬戶的空屋,這政策需要修改。」柯文哲說,團隊在市府裡面討論過,事實上用市政府來蓋只租不賣的公宅,雖然也許數字要下修,但還是要做,「因為在整個學術上,大概只租不賣的公宅要到5%以上才開始對整個市場價格產生破壞」,所以在還沒達到5萬戶之前,理論上都是要繼續蓋,「當然,如何把那些空屋有效的逼進租屋市場才湊這5萬戶,也許在下個階段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柯文哲也說,台北市蓋公共住宅有4個目的,第一個市居住正義,一下子政府沒有辦法讓老百姓買得起房子,最起碼要租得起而且品質不要太差,年輕人有租得起有品質的房子,這大概還是第一個目標。因此蓋有品質房子然後配合包租代管、租金補貼制度,把空屋逼進租屋市場,也是市政府該思考的。

「另外還要落實城市美學。」柯文哲說,台北的整個市容還是不好看,「已經到Ugly的程度」,因此蓋公宅一定要把城市美學放進去,要有一定程度的美觀。接著是拉動智慧建築產業,利用蓋公宅把資通訊拉進來做為帶動產業的火車頭。最後是創造新的社會模式,廣設托幼、托嬰、居民活動中心,讓大家不要再這麼排斥公宅。

對於柯文哲暗示公宅下修的說法,都發局長林洲民重申,4年5萬戶、第二任再蓋3萬戶的目標沒有改變,北市蓋公宅最困難是找土地,都發局也一直在做盤點,另外包租代管也會持續努力。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