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焦糖綠玫瑰 caramelgreen
當了媽媽才知道,這社會對於婦幼安全,竟是如此輕忽,虐童事件層出不窮,常看到公部門重重舉起、輕輕落下,還得靠網路鄉民的正義,才讓那些政府機關試圖亡羊補牢,只是補了一半又無聲無息,反正,沒人盯、沒大官重視嘛,何必給自己找麻煩呢?
很多人看到這些新聞報導,會說:「哇,最近怎麼這麼多虐兒的?」其實,發生在家庭裡的嚴重暴力行為,不是近幾年才增多,而是過去不像現在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可拍照、可錄影、可上傳爆料,受害者苦於沒有管道求救、伸張,所以造成是現在變多的錯覺,其實只是以前沒辦法攤在社會大眾面前而已。
首先,從兒少這塊來說,我們要理解「虐待」與「管教」的截然不同,雖然尊重不同的教育方式,但虎爸虎媽的嚴格手段常會有爭議,就是他們離這個尺度太接近,很容易不小心就越過的界線,造成孩子一輩子的陰影與傷害。
家長如何分辨這尺度呢?最重要的是「情緒」!如果大人是為了發洩自己的不滿、勞累與怒氣,對孩子做出暴力或是羞辱式的動作,像是毆打、綑綁、罰孩子全身脫光不准穿衣服,這就是虐待!
相對的,由伴侶角色出發,「暴力」和「夫妻爭吵」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但因為是發生在家裡面的事情,常常會被公部門執法人員輕忽,以下,我整理出4點政府機關處理這些婦幼家暴事件的盲點,期待能做社會小小螺絲釘,讓我們與孩子能有更美好、安全的生存環境。
1、警察、檢察官、法官應揚棄「這是他人家務事」的觀念。
別說是小孩子了,很多成年受害者,就算備齊證據、鼓起勇氣,要揭發加害人的真面目,卻常常被公部門用一句淡淡的「有那麼嚴重嗎?他是你的XXX,你真的要告他?」給打發,明明是我們被打個鼻青臉腫,這些應該公正執法的人,竟然不保護我們,還替犯嫌辯駁,這擺明就是用華人社會的老觀念,來做為怠忽職守的藉口。
2、社工權限不夠、人員配置不足。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社工的權力沒有這麼大,人力資源也不夠充足,一個人要管好多事、一天要處理好多個案,尤其很多暴力的狀況,加害者一個惱羞成怒就連社工一起威脅、一起打,長期在這樣的壓力下,面對案子難免會倦怠、麻木,也正因此,可能會影響到他們對於個案的判斷。
而且,根據我自身經驗,社工通常個性溫和、善於溝通,很容易相信「加害者不再使用暴力」的保證,但,面對這些命懸一線的受害者,不管是社工還是警察,仍應該保持多一些警覺性。
3、課程淪於形式,受訓沒有受到心裡。
這些處理家暴事件的人員,一定都有受過類似的訓練及課程,但,他們真實面對戰場的時候,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心應手,少部分的,可能因為缺乏經驗與同理心,反而呈現一種特別冷感、不接地氣的態度,我建議政府公部門,應該要找像我這樣、有真實經驗的過來人去分享,聽者才能從這些血淚,揣摩加害人的心態與受害者的無助,進而在個案上有更適當的處理方式。
4、被救出來以後的安置與安全問題。
碰到暴力,順利得到了安置…以後呢?這是很少人觸及的話題,中途之家只能短暫住一陣子,成年人必須在沒有錢的情況下租房、找工作,兒童則是被轉介到寄養家庭,他們的未來呢?政府是不是應該有個扶助的方案?
另外,比沒錢更嚴重的,就是「被加害人跟蹤、騷擾、報復」,政府在這點一直牛步,就算現在有個資法,但直系親屬還是能透過戶政系統去查詢,除非申請家暴令,否則不得隱匿,可,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上法庭,面對加害人討家暴令啊!為什麼成年人不能選擇是否隱蔽相關資訊呢?想必又是華人傳統思想作祟吧!
沒有人希望在家裡碰到暴力行為,政府公部門是這些受害者唯一的依靠,但好多狀況,實在讓我們這些平民老百姓看得傻眼:「怎麼會這樣處理?也太冷感沒警覺性了吧?」
雖然我只是一個小小螺絲釘,多用文章來提醒社會,但期盼看見這篇文章的相關人員,要知道你們每一個決定都是我們的希望,個人的力量很小,但每個小小的零件聚集起來,總有一天可以反轉那片黑暗。
★ 我是不婚媽媽「焦糖綠玫瑰」,唱片線記者出身,現職網路專欄作家。從小在傳統菁英教育之下成長,心思細膩敏感的我,如何邊工作、邊教養那精力旺盛的牡羊女兒DAHLIA呢?期待與您分享我的堅持:「焦糖綠玫瑰caramelgreen」粉絲團、「焦糖綠。玫瑰caramelgreen」部落格。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