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惑巾幗鳥」還原圖。(圖/翻攝自化石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科學家團隊日前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一種存在於早白堊世的原始鳥類,命名為「迷惑巾幗鳥」(Jinguofortis perplexus)。這項發現將對鳥類的早期演化與生態分類提供大量訊息,顯示四肢發育的可塑性在古代鳥類的演化中扮演重要腳色。
綜合媒體報導,在2017年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周忠和團隊,在河北省早白堊世的大北溝組發現鳥類化石,該化石與2016年研究報導中的重明鳥(Chongmingia)類似,但型態更完整。後來為致敬所有在第一線的女性科學研究人員,將屬名取名為「巾幗」。
▲「迷惑巾幗鳥」的標本、頭骨成像、骨組織結構、原始鳥類的翼載─展弦比分布圖。(圖/翻攝自化石網)
經過儀器檢測年代,數據顯示巾幗鳥生活在距今約1.27億年前,屬於目前已知僅次於孔子鳥目外最原始的尾綜合骨類,研究團隊也將這一支系命名為「巾幗鳥科」(Jinguofortisidae)。尾綜骨類是指末端的數枚尾椎癒合成一塊複合骨(稱之為尾綜骨),涵蓋除了始祖鳥、熱河鳥類之外的所有鳥類。研究人員王敏表示,始祖鳥等長尾的最原始鳥類與更加進步的反鳥類和今鳥型類之間屬種很少,巾幗鳥的發現剛好填補了這一段空白。
巾幗鳥科最明顯的特徵是具有癒合的烏喙骨和肩胛骨,這一現象在中生代鳥類僅見於孔子鳥目,在現生鳥類中主要見於古顎類(鴕鳥、鴯鶓等),而在具有飛行能力的多數鳥類中這兩塊骨骼是相互獨立的。
研究人員認為,巾幗鳥和孔子鳥可能因為快速生長,後裔在早期發育階段出現祖先的特徵,並以此基礎進一步長成新的特徵,顯示了發育的可塑性。這個推論也證明了,討論鳥類或者其他生物的早期演化時,發育可塑性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