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汶川熊貓基地「貓熊人」 身上「塗抹便便」都是為了滾滾好

▲汶川熊貓基地「熊貓人」 身上「塗抹便便」都是為了滾滾好。(圖/記者蔡紹堅攝)

▲貓熊幼稚園的幼幼貓熊們。(圖/記者蔡紹堅攝,下同。)

記者蔡紹堅、魏有德/汶川報導

「掌上蜀Show」兩岸新媒體採訪活動28日展開「貓熊日」(大陸稱:熊貓;台灣稱:貓熊),《ETtoday新聞雲》造訪了汶川臥龍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核桃坪基地」及「神樹坪基地」,向研究人員請教貓熊野化放歸的流程及成果。另外,記者也進入貓熊籠舍,親自替貓熊清掃大便、搬運竹子,還前往「貓熊廚房」,親手為貓熊製作「窩窩頭」。

▲汶川熊貓基地「熊貓人」 身上「塗抹便便」都是為了滾滾好。(圖/記者蔡紹堅攝)

核桃坪基地的相關負責人何勝山部長告訴記者,核桃坪基地是在汶川震災重建的,震前是進行貓熊繁育、公共教育的地方,震時嚴重受創,重建後基地也改變了發展方向,「地震之前,我們這裡是有對外開放的,設施非常齊全,有從事一些公共教育相關,重建恢復,改做貓熊『野化培訓放歸』研究後,就沒有再對外開放了。

▼核桃坪基地的相關負責人何勝山。

▲汶川熊貓基地「熊貓人」 身上「塗抹便便」都是為了滾滾好。(圖/記者蔡紹堅攝)

何部長指出,基地於2010年起採用「母獸帶仔」的野化培訓方式,先後培訓放歸貓熊8隻,其中有7隻在野外成功存活,「成年貓熊在野外幾乎沒有天敵,但因為受人類圈養,所以獨立覓食的能力較差,若適應不良,有可能會餓死,所以在野化培訓上,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要訓練牠們覓食。

何部長介紹,貓熊的野化放歸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針對6個月以下的貓熊,「貓熊6個月就能學會爬樹,這非常重要,因為自然界有許多威脅,貓熊的耳朵很靈敏,聽見不對勁的話,往樹上躲避是最為安全的。」

▲汶川熊貓基地「熊貓人」 身上「塗抹便便」都是為了滾滾好。(圖/記者蔡紹堅攝)

學會爬樹後,貓熊就會被轉移到第二階段的訓練場地,這個場地更接近自然狀態,貓熊在這裡,有可能遇到野豬、金絲猴等其他野生動物,何部長說,「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大自然不只有貓熊一個物種,牠們必須先習慣,之後放歸才不會出問題。」

核桃坪這裡也飼養了黑熊及小浣熊(小貓熊),但不是為了參觀,而是有特殊原因,何部長解釋,為了讓貓熊更快習慣其他的物種,基地飼養了黑熊及小浣熊,「最一開始,我們會放一些模型,像是黑熊的模型,沾上黑熊的糞便、尿液。」

▼小貓熊(小浣熊)跟貓熊的生存區域大部分重疊

▲汶川熊貓基地「熊貓人」 身上「塗抹便便」都是為了滾滾好。(圖/記者蔡紹堅攝)

貓熊的野化培訓放歸,最忌諱有人為干擾,何部長告訴記者,他們連餵食貓熊的工作人員,都會特別穿上「貓熊裝」,以求融入貓熊的世界,「我們不能讓大貓熊對人類有依賴,這會導致牠們在野外無法生存,最嚴重還可能死亡。」

▼飼養員會穿著的「貓熊人」服裝。

▲汶川熊貓基地「熊貓人」 身上「塗抹便便」都是為了滾滾好。(圖/記者蔡紹堅攝)

《ETtoday新聞雲》的記者們也親自體驗了貓熊裝,只不過服裝一套上去後,大家就感受到強烈的「氣味」,何部長說,會有氣味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工作人員太辛苦了,穿著服裝工作時,流了不少汗。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衣服上有「大便」,何部長介紹,「穿上貓熊服後,雖然外型上接近貓熊,但是身上仍有人類氣味,所以還要塗上貓熊的糞便,以求在視覺、聽覺上也獲貓熊青睞。」

▼貓熊糞便乾巴巴的,有穀類及青草味。

▲汶川熊貓基地「熊貓人」 身上「塗抹便便」都是為了滾滾好。(圖/記者蔡紹堅攝)

核桃坪的參訪結束後,記者轉往「神樹坪基地」,這個基地是對外開放的,可以在裡面遇見不少遊客,主要採取圈養方式。記者在基地內觀看了貓熊的餵食,發現跟平常想像的有很大的不同,大貓熊在這,會把右手伸出鐵欄杆,放在鐵架子上。

▼貓熊把手伸出來,放在鐵架上。

▲汶川熊貓基地「熊貓人」 身上「塗抹便便」都是為了滾滾好。(圖/記者蔡紹堅攝)

神樹坪基地動管部的部長李果跟記者解釋,貓熊把手伸出欄杆,放在鐵架子上取食的動作,其實是基地特意訓練的,因為貓熊不是人類,身體有狀況不會自己說出來,都必須藉由抽血及其他檢查來了解,貓熊能自行將手伸出來,飼養員就能迅速抽到貓熊的血液,了解健康情況。

▼神樹坪基地動管部的部長李果。

▲汶川熊貓基地「熊貓人」 身上「塗抹便便」都是為了滾滾好。(圖/記者蔡紹堅攝)

記者也體驗了貓熊美食「窩窩頭」的製作,貓熊廚房的大廚介紹,窩窩頭內含有玉米粉、竹粉、黃豆粉、米粉、糖、鈣、鹽、雞蛋等材料,製作時,要先用攪拌機混合,再加水攪拌均勻,然後用手捏成「窩窩頭」的形狀,每個窩窩頭約500公克,蒸熟後便能食用,能為貓熊補足所需營養。

▼貓熊「窩窩頭」的製作。

▲汶川熊貓基地「熊貓人」 身上「塗抹便便」都是為了滾滾好。(圖/記者蔡紹堅攝)

捏出漂亮的窩窩頭有點困難,但幸好貓熊對食物的外表並不在意,因此雖然記者捏的窩窩頭較像是漢堡,大廚仍給了及格的分數。記者也試吃了幾口窩窩頭,口感相當「原始」,纖維感強烈,不過味道還不錯,穀物的香氣很濃烈,當早餐的話應該非常養生。

在品嘗窩窩頭的同時,記者也跟貓熊大廚聊起在貓熊基地工作的感想,大廚想都沒想就說,「這是一份很有意義的工作!能每天看著可愛的貓熊,為了牠們的健康成長而努力,對我這種熱愛動物的人來說,真的很快樂。」

▼貓熊大廚(中間)非常熱衷他的工作。

▲汶川熊貓基地「熊貓人」 身上「塗抹便便」都是為了滾滾好。(圖/記者蔡紹堅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