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應對變化中的美國」 傅瑩:不屈服關稅霸淩

▲傅瑩慕尼黑安全會演講。(圖/視覺中國)

▲傅瑩先前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圖/視覺中國)

記者曾俊豪/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日前以「如何應對變化中的美國?」投書智庫平台,她在文中強調,中方絕不會屈服於「關稅霸淩」,有些言論聲稱貿易戰會導致中國的經濟「滑坡」,甚至有人認為可以期待中國屈服了,這些說法都只是「一廂情願」。

有「中國最美外交官」之稱的傅瑩,曾擔任過外交部副部長,後來更成為全國人大首位女發言人,大陸《盤古智庫》(Pangoal Institution)8日刊出她的文章。該平台官網介紹,《盤古智庫》是由中外知名學者組成的公共政策研究機構,努力打造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新智庫。

以下為傅瑩發表文章全文。

最近訪問美國期間,我見到的每位學者都説,美國對華態度徹底改變了,並聲稱是府學、兩黨的共識。在美國幫助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實現經濟騰飛之後,中國沒有接受美國的政治制度,美方對此感到失望。在與中國的經貿交往中,美方認為自己很「吃虧」,更擔心中國在全球經濟和技術階梯上的快速提升。美方還認為在軍事上受到被中國擠出亞洲的威脅。

儘管美國對華態度在變,但向哪轉變呢,似乎沒有人説得清楚。歷史地看,美國是在應對一個個事項的處置過程中,經過試錯和凝聚共識來完成大的戰略調整。因而可以預期,美國進行任何調整也會需要一段時間。這也意味著,未來的最終結果將會受到兩國相互作用的影響。

在斟酌下一步如何走之前,中國人首先要問:美國的指責是否公允?的確,中國並未隨著經濟增長而接受美國的政治制度。還記得,九十年代中期我參加了一個美國政府為發展中國家外交官組織的訪談項目,議題是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和政策的制定。期間我反覆問這樣一個問題:冷戰後美國新的國際戰略目標是什麼?得到的明確回答是,在全球推行美國式的人權價值觀和民主制度。之後的20多年美國確實這樣做了,結果成本高昂,代價巨大。

▲▼江蘇連雲港貨櫃碼頭。貿易戰(圖/CFP)

▲江蘇連雲港貨櫃碼頭。(圖/CFP)

美國在中國未能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但顯然這不是美國唯一的「失敗」,更不是最慘痛的。在見證了「顏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給一些國家帶來的後果之後,美國應該慶幸,中國沒有自廢武功地走上錯誤的道路,既沒陷入政治動蕩,也沒出現經濟混亂,而是保持總體社會穩定,成功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經濟發展道路,為全球經濟——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全球經濟——做出了貢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重建讓美國耗費了大量財政資源,而中國的發展極大地惠及了美國的繁榮。

中國充分利用美歐推動的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經濟發展蒸蒸日上。勤勞的中國人民有效地使用了國際資金、技術、經驗和市場,促進了工業化進程。數以億計的中國人民擺脫了貧困,人民生活水準取得巨大提升。

但必須記住兩點:第一,與他們的美國同行一樣,中國工人為這些發展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例如,入世之後,國內企業突然直接面對國際競爭,多數産業陷入困難,有的甚至難以為繼,大量工人下崗。同時,中國大規模進行法律法規的清理修訂工作。在短時間內,中央政府清理了2000多件,地方政府清理了19萬多件,艱難地克服在管理上推進廣泛再構建的困難。

第二,中國的發展同樣惠及美國。牛津研究院估計,從中國進口的低價商品幫助普通美國家庭平均每年節省850美元。從2001年到2016 年,美國貨物貿易對華出口增長500%,遠高於同期對全球出口90%的增幅。萬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和中國快速增長的中高收入消費者群體的出現,將為美國公司提供更多機會。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更是世界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重要動力來源之一。任何脫鉤的嘗試都必然給世界各國帶來嚴重的損傷,包括對美國。

▲▼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在貿易戰上態度堅定。(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中國應如何回應?面對來自美國強硬但混亂的聲音,我們需要保持淡定,重要的是聚焦自身發展,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中國沒有對美採取更加對抗的態度。因為,中國對美政策是整體外交政策的組成部分,而中國外交政策的目標是維護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和合作的國際關係, 以服務於國家的發展。因此,中國有理由繼續堅持「建設性合作」的政策。

中美關係的變局對中國也是又一次倒逼改革的機會。美方工商界提出來的市場準入等問題,許多正是中方需要通過改革著力解決的。事實上,中國政府正在進一步推進開放: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四月宣佈的11項開發市場的具體承諾,迄已落實8項,涉及銀行、證券、保險、評級、徵信、支付等。政府也在下大力氣改善營商環境,加強對中外企業智慧財産權的保護。中國的改革者可以將外部壓力轉化為動力,打破阻力、實現必要的改革成效。

但有一點必須清楚:中方絕不會屈服於「關稅霸淩」。有些言論聲稱貿易戰使中國經濟「滑坡」,還有人認為可以期待中國屈服了。這只是一廂情願。

中國經濟正在去杠桿期間,本身就存在較多痛點,處於咬緊牙關砥礪前行的階段,這也是為了維持未來的健康發展不得不做的。需要提的一句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正是為了參與解救美國所引發的金融風暴,才採取了較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貿易戰或許會減緩必要的去杠桿進程。

抱怨和傷害對方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讓情況更糟。因此中國將堅持與包括美國在內的更多國家在雙方都關心的領域進行合作,包括應對氣候變化、打擊跨國犯罪、防治傳染病和防止核擴散等方方面面。

因此,中國應繼續與美方溝通。在許多中國人看來,美國的麻煩是美國自己的問題,需要美國人自己解決。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社會在分裂和轉型壓力之下面臨嚴峻挑戰,需要全面調整。但同時,中方有責任堅持對話,逐步澄清雙方的一致點和分歧點,以拆解矛盾和解決問題、抑或管理難題的方式,渡過中美關係的險灘激流。

當然,那些一心尋求對抗的人或許不會對這個途徑感興趣。但是——讓我借用一個俚語——如果有些人想追逐蝴蝶,其他人為什麼要隨之起舞呢?

▲▼ 中美貿易戰,美中貿易戰,美國國旗。(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