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美中關係 環時社評:「第三選擇」成唯一道路

2018年10月10日 10:25

▲中國國務委員、外交部長王毅今在北京會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圖/中國日報網)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會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圖/中國日報網)

記者曾俊豪/北京報導

美國副總統潘斯日前抨擊大陸干涉美國民主之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緊接著登陸訪問,但與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簡短會面後便離開,引起外界聯想,美中關係是否降到冰點。然而,《環球時報》9日發表社評指出,這場會面雙方沒有把話說絕,也為中美關係緩和預留門縫,「第三選擇」將成為中美之間的唯一道路。

文章指出,美國作為一個整體也不想與中國對抗,或許有少數政治精英希望那樣,以鞏固他們的既得利益,但美國社會未必希望跟著瘋狂。中美全面對抗的代價太大了,大到足以讓已經習慣享受全球化好處的中美兩國社會都無法承受。

華盛頓希望以近乎美方「完勝」,中方「投降」的方式結束這一輪衝突,從而一勞永逸地確定美國作為全球唯一超級力量的格局。他們很擔心中方企圖取代美國地位逐漸成為這個世界新的主導力量。

然而,中國當然不會出讓自己國家的經濟主權,那意味著中國將失去未來,成為美國的一個附庸。美國咄咄逼人的攻勢也將前所未有地增加中國社會的警惕性,使我們對來自美方的任何動向都更加敏感。

文中提到,無論中美願不願意,都將被全球化浪潮和兩國的各自利益推向類似美國作家史蒂芬·柯維所指的「第3選擇」。柯維是管理學大師,他提出用「第3選擇」解決極端的兩難困境實現雙贏。

美國當然希望出現它的單贏局面,在世界範圍內贏者通吃。無奈歷史的經驗告訴人們,追求單贏的代價往往很高,充滿了風險。而中國有著一些美國謀求單贏不可逾越的指標,它們包括支持中國進行抵抗的現有實力,幫助中國堅持下去的巨大潛力,以及中國作為核大國的戰略威懾力。

▲▼ 中美貿易戰,美中貿易戰,美國國旗。(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中美關係急凍。(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中國要謀求壓倒美國的單贏更加不現實。中國雖然在經濟總量上有望超過美國,但是美國的經濟質量,它對全球科技的引領力,還有它與其他國家結盟抗衡中國的能力,都將是很長時間里中方所不及的。

也因此,探索「第3選擇」必將成為中美之間的唯一選擇。這種選擇或許不會成一個公約,也未必就會被某個聯合聲明正式確認,但它會是兩國磕磕碰碰中自覺不自覺的走向,會在大歷史中得到逐漸清晰的辨識。

文章最後強調,相比美國,中國更容易接受「第3選擇」,不是因為怯懦,而是中國人已看透國家的崛起不能是「秋風掃落葉」般的單贏過程,那樣的話,世界一定會聯合起來反對。因此真誠提出雙贏和多贏的主張,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會因此多一份戰略上的主動。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