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正義、榮譽!侯友宜:集結正向力量帶著台灣往前走

▲▼慶祝雙十國慶,新北市政府在市民廣場舉辦升旗活動,朱立倫,侯友宜 。(圖/記者歐昶廷攝)

▲慶祝雙十國慶,新北市政府在市民廣場舉辦升旗活動,侯友宜專注地看著國旗冉冉升起 。(圖/記者歐昶廷攝)

記者歐昶廷/新北報導

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10日參加新北市國慶升旗典禮,在國歌奏完、國旗歌響起時,侯友宜以非常標準的姿勢敬舉手禮,眼眶微微濕潤,神情感觸很深,他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灣就是被藍綠惡鬥弄壞,正向的力量才是帶著台灣往前走最大的原動力,一起努力讓所有正向力量集結。

新北市政府10日上午舉辦國慶升旗典禮,市府廣場擠滿了揮舞國旗的民眾,主席台上除了現任市長朱立倫與議員們外,市府也邀請前台北縣長周錫瑋前來參加典禮。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則與議員候選人金瑞龍、江怡臻、葉元之在台下觀禮。

當唱完國歌、國旗歌響起時,眾人行舉手禮,侯友宜也以非常標準的姿勢敬舉手禮,目光聚在國旗冉冉升起,眼眶還微微濕潤,在升旗典禮結束後,朱立倫也特地與侯友宜握手致意,並與與許多市民合影,支持者與民眾稍後也搶著與侯友宜合照或自拍。

▼升旗典禮結束後,朱立倫向侯友宜致意 。(圖/記者歐昶廷攝)

▲▼慶祝雙十國慶,新北市政府在市民廣場舉辦升旗活動,朱立倫,侯友宜 。(圖/記者歐昶廷攝)

參加完升旗典禮後,侯友宜也在臉書發文指出,回憶過去警察生涯,台灣需要的是像警察弟兄上陣拚博的利他,不能只有利己。他說,一生當中,有一個永不變的初心,就是警校給他的國家、正義、榮譽,是自己一生的價值,「這年紀的講這些,也許年輕人沒有感覺,對我來說,內心充滿澎湃激昂」。

侯友宜回憶說,31年的警察生涯,面對所有戰場,上去都面臨死傷的,年輕弟兄們其實心裡面都會怕,雖然他們有這一手好功夫,每個人帶著MP5、穿著戰甲、戴著鋼盔、無線電,非常現代化的配備,但每個人內心是恐懼的,所以每一次要打仗,他跟只跟同仁只講三件事:第一個教他們清槍、拉滑套、上子彈,激起他們的熱血,讓他開啟備戰。第二個叫他們要對錶,團隊一致性,然後會跟他們講一段話,到了戰場請記得把別人的性命當成自己的性命,必要時用自己的性命換他的性命,大家才能夠全身而退,才能夠對歹徒迎頭痛擊。所有人肅靜上車,面對生死是嚴肅的,下車沒有人可以說話。到了現場只有聽指揮官下令行動或取消,就開始打仗。

侯友宜強調,他不願意任何一個兄弟為了抓歹徒而喪命,因為他看過無數個同仁在面前倒下,有時侯寧可倒下的是自己。每次同事傷亡,愧疚一輩子,都願挺在弟兄們前面,犠牲也是快樂,因為知道,即使倒下了,當中華民國國旗覆蓋在棺木上,那是一生追尋的最大榮譽。大家要有這個使命感,我們台灣才會進步。

▼ 慶祝雙十國慶,新北市政府在市民廣場舉辦升旗活動,,國旗在廣場上飄揚。(圖/記者歐昶廷攝) 。

▲▼慶祝雙十國慶,新北市政府在市民廣場舉辦升旗活動,朱立倫,侯友宜 。(圖/記者歐昶廷攝)

大家最討厭的是藍綠的惡鬥,台灣就是被藍綠惡鬥弄壞。」侯友宜表示,要找回犧牲奉獻給所愛的國家,這才是讓台灣進步往前走最大的力量,「這叫做正義的力量,也就是正氣」。

結束完10日上午行程後,侯友宜中午則是來到蘆洲國慶蔥油餅店體驗煎餅,他說,受到國家栽培長大,內心的價值就是國家、正義、榮譽,這是自己永遠的價值;而聽到國歌跟國旗敬禮,就是國家團結的象徵,他願意在有生的歲月,奉獻給自己所愛的國家。

由於侯友宜在參加新北國慶升旗典禮時,眼眶微微濕潤,似乎感觸很深,媒體也詢問是否是因臉書發文提到的藍綠惡鬥,聽到國歌而感概?侯友宜表示,對!中華民國是他的國家,國家要團結,不能製造對立衝突跟撕裂,

另外,侯友宜也以到場力挺的無黨籍議員候選人李翁月娥為例指出,真的替地方打拼、認真做事,用正向的力量愛中華民國,這才是選舉最重要的價值。他強調,大家不要有太多的黨派意識,製造無謂的衝突糾葛,這會讓台灣一直往下走,因此,自己在這場選舉沒有分顏色,只分是非對錯。

▼慶祝雙十國慶,新北市政府在市民廣場舉辦升旗活動,侯友宜專注地看著國旗冉冉升起 。(圖/記者歐昶廷攝)

▲侯友宜參加新北國慶升旗,在唱國旗歌時,他的眼框微微濕潤。(圖/記者歐昶廷攝)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新聞...

✏️國慶大會登場!儀隊操槍、重機展演、幻象壓軸衝場
✏️
國慶大會表演看這裡 蔡英文演說3大主軸捍衛中華民國台灣
✏️
安檢超嚴!雨傘只能丟、水要先試喝 友邦武官也乖乖排隊
✏️
台灣很好!蘇嘉全致詞連喊3次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
蔡英文國慶向北京喊話:身為大國不應是衝突的來源
✏️
國慶統獨陳抗!統派「拔菜殺豬」喊下台 蔡丁貴現場高歌
✏️
蔡英文國慶演說全文:讓台灣在世界上變得不可或缺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