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文/林佳予
聯合國難民署(UNHCR) 10月初在瑞士召開「第69屆聯合國難民署執行委員會年度會議」,有超過125個國家代表、世界銀行、聯合國相關單位與民間團體共同參與,長年與聯合國難民署合作共同援助難民的慈濟基金會也以觀察員身分受邀,由長期關懷歐洲難民的德國慈濟志工代表出席。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2018年最新《全球趨勢》報告指出,截至2017年底全球逾6850萬人被迫離開家園,其中有近2540萬名難民,而難民有約半數為18歲以下。
慈濟基金會在塞爾維亞、土耳其、約旦、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投入援助難民關懷,10月1日到5日以觀察員身分受邀參加「第69屆聯合國難民署執行委員會年度會議」,由長期關懷歐洲難民的德國慈濟志工代表。
這些流離失所者被剝奪國籍、醫療衛生、教育、就業和行動自由等基本權利,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主席菲利普·格蘭迪(Filippo Grandi)表示,沒有人選擇成為難民,但我們其他人可以選擇如何幫助他們。
會議上,各國際組織、人道團體共同呼籲國際應就難民問題進行「更富同情心和人道的對話」。負責難民事務的助理高級專員沃爾克·圖爾克(Volker Türk)表示,193個聯合國會員國在今年制定了《全球難民契約》(Global Compact on Refugees),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承擔責任,為難民和提供庇護的東道國提供更為有力、有效的幫助。
聯合國難民署指出,援助被迫流離失所者的資金尚約一半經費不足,這也造成援助的困難和風險逐漸增大。慈濟志工楊濟洪(Jan Wolf)表示,國際社會努力應對這移民危機,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投入很重要,例如慈濟基金會主動扮演積極的角色,幫助有需要的人,並且實施各種計畫,協助解決移民危機。
德國慈濟志工林美鳳表示,雖然很多國家在接受難民的時候會引起部份人民不諒解,但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國家的人民,願意以人道的精神,來接受難民,因為沒有人會希望成為難民,很多難民也希望可以回家。
歐洲慈濟志工在塞爾維亞援助難民的因緣,就是因為投入的支出讓塞爾維亞政府一度難以負荷。慈濟基金會在2015年底接到外交部轉來塞爾維亞難民營求助的訊息後,歐洲慈濟志工投入關懷難民迄今,除了提供難民衣物、盥洗設備等民生需求,更每天提供難民早、晚餐麵包。
9月難民營學校開學,慈濟志工也發放書包、文具、練習本給難民孩童。塞爾維亞難民委員會委員長庫希克(Vladimir cucic)表示,對塞爾維亞來說,慈濟不是客人、不是合作夥伴,而是我們一起努力的一部分,慈濟是我們家庭的一部分。
慈濟基金會表示,盼望以真誠的愛撫平流離失所者的傷痛,慈濟幫助難民不是只有一時的援助,而是在「陪他們回家的路」,而這條路是用希望的光芒來照亮他們人生的路。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