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惟仁腦溢血昏迷,腦中風「4大徵兆」快就醫。(圖/記者盧薇淩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資深音樂人袁惟仁17日傳出因跌倒撞頭腦溢血,送醫後又在腦部另一側發現腫瘤,雖然手術成功,目前仍處於昏迷狀態。醫師表示,腦中風可分為出血性與阻塞性,前者有15~20%會變成腦溢血,後者則會拖個3~5天發病,發生率降為10%,建議民眾平時就要做好血壓控制,若出現4大症狀,應儘早就醫治療。
根據衛福部統計,106年腦中風共奪走1萬1755條性命,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死亡。台灣腦中風學會也指出,45歲以上男性、55歲以上女性是腦中風的高危險族群,病發危險因子和三高及生活飲食型態息息相關,其中三高患者的風險為一般人的2倍。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出血性腦中風為高血壓造成,秋冬天氣變化大血壓驟升驟降,容易引發症狀。阻塞型腦中風的常見症狀則為突發性的單側肢體無力、感覺異常、臉歪斜、說話不清楚、步態不穩及失語症等,民眾應牢記「FAST」口訣,把握治療黃金3小時。
▲FAST口訣辨識腦中風。(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辨識中風的「FAST」口訣分別為: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TIME,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指出,腦中風不僅影響個人健康,造成的失能也會增加個人和家庭的影響及負擔,其中「急性缺血性中風」是最常見的腦中風類型,約占70-80%,患者若能於發生後3小時內給予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是可以有效減少失能的後遺症。
至於袁惟仁是否為中風造成的腦溢血?王宗道分析可能有2種可能,弱勢中風造成的腦出血,血塊會集中在腦半球中,若為跌倒撞到導致的腦出血,出血部位以硬膜下居多,但確切原因還有待收治醫院自行公佈。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