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聯合國貿發會議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吸收外國直接投資增長6%,總額超過7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國。人民日報海外版19日發文指出,由於美國對華貿易戰的目標之一就是逼迫外資撤離中國市場,聯合國的報告「被全球市場和社會各界視為對美國現任政府打臉」。
人民日報刊登商務部研究學者梅新育的文章指出,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國,這是投資者向中方經濟持續發展潛力、商業環境及不斷改善前景投出的信任票。美國名義GDP(Nominal GDP)規模仍比中國高出不少,經濟正處於景氣期,去年底還通過大規模減稅法案,實施大面積、超強力度的放鬆管制,在招攬外資方面本來就處於優勢,但在這種情況下,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流量還能落後中國,表明錯誤的對外經貿政策、失控的國內政治鬥爭已對商業環境和經濟增長預期產生損害。
▼大陸商務部。(圖/中新網)
文章認為,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也將日益顯現,將推動該國已經走到景氣峰頂的經濟加速蕭條。儘管中國經濟也在貿易戰中承受衝擊,由於準備充分的關係,實際表現明顯好於預期,聯合國貿發會議的報告便是無可反駁的事實。文章還強調,預計未來還有更多投資者的心理天平傾向中方,「我們(中國)有信心在爭奪投資的長期競爭中勝出。」
文章指出,上半年利用外資資料超越美國,增強中國應對貿易戰的信心,讓中方進一步認識到全球性貿易戰的危中之機。因為美國的任性大幅提升該國商業環境的不確定性,使全球生產不得不加快重新佈局,這對中國在汽車產業、晶片與其他高技術產業、人民幣國際化等方面製造一系列潛在機遇,中方需要密切關注。中國要想抓住這些機遇,關鍵在於發揮體制在動員能力方面的優勢,以應對貿易戰為切入點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順應客觀經濟規律清理此前積累的不可持續做法。
▼金融危機示意圖。(圖/視覺中國)
梅新育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和外貿是在全球經濟和貿易增長減速的環境下,攀上全球貨物貿易出口的世界之巔。包括80年代席捲世界發展中國家和蘇聯東歐集團的債務危機、1997至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在內,歷次經濟危機只是凸顯中國抵抗衝擊能力的優勢。
梅新育總結表示,5年前全球貿易急劇減速前夕,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體現出對世界發展的深刻洞察力。雖然貿易戰帶來巨大衝擊,中國有能力把衝擊的影響減到最小,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任何外部因素都不可能阻止中方的發展步伐。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