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學開辦「踏溯台南」通識教育核心課程1年有成,在光復校區歷史文物館展現師生與城市互動的點滴,歡迎參觀。(圖/成大提供,下同)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開辦「踏溯台南」通識教育核心課程1年有成,11月5日上午開始在光復校區歷史文物館展現師生與城市互動的點滴,展出3艘台灣船模型以及西拉雅祀壺、豬頭殼、祭器、傳統服飾等實體物件,展品內容多元而豐富,展期至12日止。
展期並有一系列講座,首場於開幕當天下午邀請台南市李孟諺代理市長分享「大台南治水理念與經驗」,陸續還有知名導演李崗、知名作家魚夫、台灣歷史博物副館長謝仕淵、民謠專家教授簡上仁、原住民電視台專題記者利格拉樂.阿烏、西拉雅吉貝耍部落總幹事段洪坤、聚珍台灣書店負責人王子碩等共9個場次,暢談和台南相關的深化議題,讓大家能夠更深入認識這座城市。
光電系學生游恩承參與踏溯收穫滿滿,不只認識了過去不了解的在地文化,也因為這個課程愛上攝影,而且能盡量和各科系同學交流,跨領域互動。材料系學生劉士瑋來自台北,最喜歡的路線是五條港,透過這些地方故事,才知道當地曾經這麼繁榮。另一位學生翁子軒說,如果沒有拓展我們對地區的認識,不會對自己所在的地方有更深的認識或了解,「深入踏查,會增加對這所大學的認同感,也進一步思考本土化跟國際化是否可以取得平衡。」
成大副校長黃正弘認為「如果對一個城市不夠認識,就很難產生關懷,更不容易發展大學應盡的社會責任。」成大文學院院長陳玉女指出,成大「踏溯台南」自2017年開辦,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實地體認台南在地鄉土、了解歷史演變與發展以及人文采風。每位大一學生從「成大人之道」作為踏溯起點,了解充滿歷史氛圍的校園後,造訪安平、赤崁樓、大南門城及碑林、清代官道、文學秘境、五條港、正興街,更走出府城,瞭解台南平原上的西拉雅族群、南瀛水世界、台江內海及糖、鹽之旅。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