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惠英
日常生活中,常見許多關於大腦的錯誤理解。建立正確的大腦知識,有助於父母親陪伴孩子學習,不致於走冤枉路。我們整理出常見的八種迷思,一一破解。
你相信聽古典音樂會讓寶寶變聰明嗎?看到右腦開發的課程,你會不會送孩子去上課?或者,你以為睡眠只是大腦的休息時間,應該多保持清醒來學習和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充斥著很多關於大腦的錯誤理解,做爸媽的需要建立正確的大腦知識,才懂得如何陪伴孩子的學習,不致於走冤枉路。
隨著腦科學的發展,大腦學習的種種迷思也逐一破解。以下整理出八種迷思。
迷思1. 頭腦愈大,代表愈聰明。
有人認為,一個人的頭愈大就代表愈聰明,因為腦袋的尺寸、容量比較大,可運用的腦細胞應該也比較多。
正解: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去世後,科學家發現他的大腦比男性的平均水平還「小」,但局部前額葉、體感運動、頂葉和枕葉等皮質比同齡男性稍大。腦容量的大小與智商高低並沒有太大的關聯,真正的關鍵在於大腦皮質的結構與連結。
迷思2. 我們只用了大腦的10%。
很多人可能都聽過「我們只用大腦的10%」的說法,就連2014年上映的法國科幻動作片《露西》(Lucy)也用這個主題來鋪陳故事情節,有人甚至主張,絕頂聰明的愛因斯坦使用了超過10%的腦容量。
正解:我們絕對不只使用10%的腦容量。對大腦的科學掃描結果顯示,腦部活動涵蓋整個大腦,即便休息的時候也不例外。有關大腦損傷的研究也指出,輕微的腦部損傷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大腦幾乎沒有可以被損傷、同時又不會失去功能的區域。如果90%的大腦通常是沒有被使用的,那麼對沒被使用的大腦區域造成的損傷,應該不會影響大腦運作。
迷思3. 大部分的人慣用左腦,所以要多做右腦開發。
左右腦分工明確的說法流傳甚廣,一般認為左腦掌管語言邏輯,右腦負責情緒藝術和創造力,甚至有「左腦人」和「右腦人」的區分,也有爸媽想辦法努力開發孩子的右腦。
正解:大腦雖然可分為左、右兩個半球,但其實合作無間,只要中間的橋梁「胼胝體」沒被剪斷,兩邊訊息的交換是快速無礙的。對人腦的掃描實驗發現,人在完成語言、邏輯思惟或其他很多活動時,左、右腦都參與其中。目前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創造性與右腦有任何特殊的關係。
迷思4. 智力是天生的,不會改變。
很多人認為,有些人生下來就比較聰明、有些人就是比較笨,這些在出生時就決定了,無法改變,智力是固定不變的。
正解:就跟身高一樣,人的智力取決於父母基因,但也會受到後天環境影響。先天基因設定了智能發展的上限,後天環境包括基本營養、生活經驗等也會帶來影響。此外,單一智力也已經走向多元智力,除了傳統注重的語文、邏輯推理之外,更納入音樂、肢體動覺、人際、內省等智力。
迷思5. 莫札特效應,聽古典樂會讓孩子更聰明。
有個普遍流傳的想法:播放古典音樂給小寶寶聽,可以增加他們的智力。許多銷售兒童古典音樂的業者,緊抓住每一個機會促銷這個想法,就是為了讓產品大賣。
正解:這樣的想法最早來自1993年《自然》(Nature)期刊上發表的一篇報告,指稱大學生在做空間推理測驗之前,聆聽10分鐘莫札特奏鳴曲,能夠提升測驗成績,但報告中也提到,這個效果其實是短暫的。聆聽古典音樂,雖然可能有短暫調節情緒和專注力的效果,但無法長久提升智力。
迷思6. 大腦在有壓力的狀況下,會運作得更好。
有些人認為,如果在孩子學習時給予壓力,大腦在有壓力的情況下,會有更好的學習表現。
正解:壓力會影響記憶,海馬迴很容易對壓力訊號起反應。如果壓力不太強,大腦的反應會比沒有壓力時好,可較有效率的解決問題、保存訊息;但是壓力太大或持續太久,就會開始傷害學習,腎上腺分泌過多的皮質醇(又稱為可體松),會傷害海馬迴的細胞,降低學習和記憶的能力。
迷思7. 睡眠只會浪費時間,是一種壞習慣。
人在清醒時可以做很多事情,卻要花將近1/3的時間睡覺,不如把這些時間拿來學習或工作,可以有更多收穫,讓成績更好。
正解:睡得好,記得牢。研究顯示,睡眠是與記憶和學習有關的關鍵環節。人在睡覺的時候,大腦神經元仍然規律的工作著,可能是在重播白天所學的東西,同時進行特別的大掃除;一方面是清理記憶中瑣碎的部分,一方面也把記憶整理組合成比較容易理解的組塊,加強鞏固重要的記憶。如果遇到較困難的題目,百思不得其解,不妨先去睡一覺再說,也許會有靈光乍現。
迷思8. 大腦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衰退,各方面的能力都會下降。
很多人相信,隨著年紀愈來愈大,不只體力愈來愈差,腦袋也會愈來愈不靈光,只會衰退,無法再像年輕時一樣。
正解:腦部的老化,主要表現在記憶力變差、執行功能退化,前者平均約在30多歲,後者則通常在70歲後開始發生。而執行功能指的是工作記憶、反應速度、處理速度等能力。不過,大腦也有某些功能不太會受到老化影響,例如口語能力和理解力、字彙運用,甚至還可能隨著年紀增長而進步。專業能力也比較有彈性,尤其若有持續的鍛鍊,就更不容易鈍化。
延伸閱讀: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