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人員指導農民工操作數控機床。(圖/翻攝自新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長期推動扶貧政策,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農戶狀況,實施科學的「精準扶貧」方針。在河北,有些縣市設立絲綢、服裝、手工藝品等「就業扶貧車間(廠房)」,或是設立「微工廠」,讓貧困戶能就近從事工作,投入社會勞動力,拓寬增收的渠道。
▲河北省臨城縣南孟村「扶貧微工廠」中,村民在車間檢查服裝質量。(圖/翻攝自新華網)
以河北安平縣為例,當地以特色絲網産業為基礎,鼓勵絲網企業在村裏設置扶貧車間,讓貧困戶就近從事手工業加工等工作,助力精準脫貧。該縣已打造17個類似的扶貧車間,讓百餘名貧困勞動力有就業機會。
在安平這個扶貧車間中,可以看到一些農民工在庫房整理絲綢產品、焊接絲網産品、檢測濾芯網、指導數控機床操作等。
▲農民工正在檢測濾芯網。(圖/翻攝自新華社)
河北鉅鹿縣也是國家扶貧工作的重點縣,在全縣291個行政中,有86個貧困村,有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達6638戶、15404人,這裡也設置了就業扶貧車間。縣府組織「山核桃加工技術培訓班」,讓學員在村裡的集貿市場附近,就能進行山核桃的加工、銷售等一條龍服務。
▲山核桃。(圖/翻攝自搜狐網)
其中一名學員陳靈濤因患小兒麻痹症、下肢癱瘓,生活離不開雙拐,需依靠父母生活,家庭環境艱困,但自從投入山核桃工藝後,他靠雙手製作出花瓶、葫蘆、鐘表等工藝品,靠此技能「脫貧、擺脫啃老」。
陳靈濤表示,他除了加工之外,還到鄰村教技術,不僅把家裡的債清完了,「明年將蓋起新房子」,也希望能趕快找到對象。
▲▼河北省鉅鹿縣某村婦女正在村裡的加工點整理服裝成品(上圖),下圖則是在家中使用織布機織布。(圖/翻攝自新華網)
鉅鹿縣目前有200多家就業扶貧車間,涉及服裝、食品、手工藝品、種植等多個產業,直接帶動1800多人就業,其中貧困人口有近千人。
透過「建在村頭」的扶貧車間,為廣大的貧困戶搭建起就業平台,釋放農村的人勞動潛能,包括婦女、殘疾人和有勞動能力的老人,都能在家門口變身為「產業工人」,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更能增加這些貧困戶的收入和信心。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