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一線 急診分秒必爭的CPR救命術

▲成大醫院呂建欣醫師表示若能在病人心跳停止時,儘早開始高品質CPR,將可提高病患存活率,並且減少病人腦功能損傷的程度,改善病人預後。(圖/記者林悅攝)

▲成大醫院呂建欣醫師表示若能在病人心跳停止時,儘早開始高品質CPR,將可提高病患存活率,並且減少病人腦功能損傷的程度,改善病人預後。(圖/記者林悅攝)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高齡80歲阿公有高血壓病史,有天在家吃著麻糬時卻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家人趕緊撥打119九求救,119勤指中心派遣員迅速引導家人協助評估病人狀況,確認病人已失去意識且無正常呼吸,判斷為OHCA(院外心跳停止),立即指導現場民眾為病患實施CPR心肺復甦術,並由救護車送醫而成功獲救。

台南市消防局醫療指導醫師、成大醫院急診部呂建欣醫師指出當心臟停止跳動,腦部缺氧4至5分鐘後就會受損,許多研究報告也指出,如果病人心跳停止卻延遲施行CPR,存活率每分鐘將下降10%,CPR可藉由體外按壓心臟的方式來維持血液循環,使氧氣足以供給到重要的器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呂建欣醫師說在救護車抵達現場的數分鐘內,派遣員透過電話仔細注意施行CPR的速率、深度,並評估現場急救狀況,使阿公能夠持續接受高品質的CPR,在救護車抵達後,改由專業救護技術員迅速接手持續施行CPR,並即刻送醫。

急診醫療團隊接獲119通報OHCA(到院前心跳停止)即將送到,立刻召集人手並啟動急救流程,在病人到院後持續施行CPR,在進行插管維持呼吸時,發現異物梗塞住病人的上呼吸道,經異物取出、透過氣管內管以呼吸器維持呼吸後,阿公恢復自發性循環,回復生命徵象而逐漸轉醒,並接受後續復甦後照護。阿公住院10天後出院,腦功能良好,也順利回復生活功能;此次心跳停止而未有損傷,全賴心跳停止期間持續接受高品質的CPR。

呂建欣醫師指出當病人發生突發性心跳停止時,需藉由「生命之鏈」各環節的完整連結,才有機會存活。這「生命之鏈」包括:一、盡早求救,二、盡早CPR,三、盡早電擊,四、高級救護,五、復甦後照護。面對危急的病人,一般民眾能做的最重要的是前二項:盡早求救、盡早CPR,之後則依靠台灣完善的到院前救護體系及醫療照護能力,使病人受到最好的醫療照護。

打119求救已是常識,但是否需要CPR及如何做到高品質?是比較困難的一環。呂建欣醫師說成大醫院急診部與台南市消防局勤務指揮中心合作,訓練119派遣員在電話中協助民眾進行辨識和指導CPR(DACPR派遣員協助施行心肺復甦術)。需要CPR時,必須持續進行到119救護技術員抵達現場。

呂建欣表示,成大醫院急診每月約有30位到院前心肺停止的病人,其中約3分之1能夠回復自發性循環而接受後續復甦後照護。他說若能在病人心跳停止時,儘早開始高品質CPR,將可提高病患存活率,並且減少病人腦功能損傷的程度,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