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一廠曾陪台灣挺過能源危機 運轉40年後如今走入歷史說掰掰

2018年12月2日 11:30

核一廠。(圖/翻攝自台電官網)

▲核一廠1號機今年12月5日運轉執照到期,屆時成為全台首座除役的核電廠。(圖/翻攝自台電官網)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九合一大選落幕,「以核養綠」公投案過關,行政院當初設定的「非核家園」不再以2025年為限,不過核一廠如今已運轉40年,執照將在12月5日到期,成為台灣核能史上首座邁向除役階段的核電廠,這項計畫預計將以25年分4階段完成除役作業。

核一廠從1978年底開始運轉,也是當時政府10大建設之一,預估40年運轉期間可生產3800億度電,提供北部地區穩定的電力。核一廠陪台灣走過能源危機,在1979年爆發石油危機後,以較低的發電成本驚險挺過最艱難的時刻,如今1號機40年商轉執照將在12月5日到期,隔天正式進入除役期,成為台灣第一座除役的核電廠。

根據「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23條規定,核一廠應於預定永久停止運轉前3年提出除役計畫,經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審查同意核發除役許可後,於25年內完成作業;同時也需按照「環境影響評估法」相關規定,核電廠除役也應進行環境影響評估。

台電這項除役計畫預計以4個階段,共25年時間完成除役,前8年為「停機過渡階段」,接下來12年則進入「除役拆廠階段」,再往後3年為「最終狀態偵測階段」,最後2年則是「廠址復原階段」。

不過,對沒有除役經驗的台灣來說,卻是一大挑戰,拆廠後核廢料的去處、環境影響等問題。按照台電提交原子能委員會計畫,規劃在明年元旦將核廢料移出反應爐,但目前使用過的燃料池已塞滿,要另蓋第一期乾式貯存場暫存,卻遲遲無法取得新北市政府水土保持設施完工證明,恐會讓除役真正的作業時間延宕。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