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春風波】溫宗翰/麵包要好吃要有臺灣心

2018年12月11日 12:36

▲吳寶春的麥方店主打「酒釀桂圓」和「荔枝玫瑰」兩款口味。(資料照/記者魏有德攝)

●溫宗翰/《民俗亂彈》執行編輯。

臺語稱呼麵包為「麭」,讀音為「pháng」,這個詞音來自於歐洲,跟紅茶讀作「tê」一樣都是外來詞,但成為我們的文化。所以留學法國的民俗研究者林茂賢老師,便經常開完笑說,到了歐洲就算不會說法文,懂臺語至少也能有麵包與紅茶可以喝。

臺灣最早有麵包店不確定是否源自日本人,但臺灣日日新報有筆在1898年的紀錄,提到辦理據臺初期武力鎮壓戰死者的招魂祭時,就有麵包店協助接待。這是不是意味著麵包店起始的年代可能更早?

「麥方」博好感

吳寶春的店,是使用「『麥方』店」這樣的字詞,可能有些人注意聽過他們會用中文夾雜臺語,說歡迎蒞臨「吳寶春『麥方』店」,前三字「吳寶春」用中文,後兩字指麵包店,則是使用臺語。這當然就是一種在地情感的招攬作用,不用宣稱材料是否在地,不用特別強調口味是否臺灣,光是「『麥方』店」兩字就能博取好感。

但我一直以來都不愛吳寶春的麵包,甚至從來沒有主動買過,不是說他的麵包不好吃,而是我喜歡那種現在已經被主流市場認為是很粗俗廉價的麵包,從小到現在,我在夜市買5元、10元麵包的次數,都高於在麵包店裡面購買。對我而言,即使現在有些夜市麵包已經改為工廠製造,可能沒有鬆軟的口感,或是異常鬆軟,沒有高級用料,但始終有一種親切的氣味。

小時候最喜歡逛夜市買麵包,我甚至可以站在夜市麵包攤前面許久,把每個麵包都仔仔細細地看清楚,然後謹慎地挑選一個習慣吃的肉鬆麵包、鮮奶螺旋麵包或巧克力麵包,當作隔天早餐;但這三種我始終只會買兩個,因為那時候總覺得超過十元就算很昂貴。

高中時候,有同學吃一個麵包要價60元,讓我驚訝不已,他分享一口給我,很香很好吃,印象很深刻,那是我第一次吃到昂貴麵包,但不敢讓他知道那是我第一次吃到10元以外的麵包,默默地給他評價說「還可以」。

臺灣味

我始終習慣在夜市裡買麵包,連在大學辦活動時,我都是特別跟夜市攤販訂麵包。對許多努力生活的人而言,麵包可能不是一種口味感受,不是一種氣氛,更不是一種情調,只是想辦法認真活下去的憑藉。

我對夜市麵包的情感,不受師傅是誰而影響,那些夜市麵包的氣味甚至都一模一樣,或許現在都改成工廠製造,搞不好還有中國原料;但我清楚知道,這些被視為口感不佳、用料隨便的麵包,育養不少勞苦大眾,甚至陪我長大。直到現在,看到有麵包車溫馨地將麵包送到家門口時,都還會忍不住買幾個來回憶一下這些有臺灣味的麵包。

吳寶春有沒有臺灣心我不知道,但我很確定他的麵包本來就沒有臺灣味。

當初吳寶春依靠著「臺灣之光」的熱情打響名號,但不知道他有沒有想過,拓展事業或許不見得是最重要的,一個麵包可能締造一個人一輩子的人生態度與情感,擁有什麼樣的情感、創造什麼樣的記憶,或許才是麵包師傅最大的責任。

熱門點閱》
►他的認同,關你什麼事?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經作者潤飾、授權,轉載自臉書,請勿直接轉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