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千億電商巨頭2兆收入成泡影 市場多重夾擊身陷危機

2018年12月27日 00:36

▲▼ 唯品會 。(圖/記者李瑞瑾攝)

▲ 位居大陸第三大電商的唯品會 。(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電商領域,幾乎是被馬雲、劉強東旗下的淘寶和京東佔據,而後繼崛起的拼多多和蘇寧易購也是不容小覷,具備各自平台的特點吸引了眾多用戶,但是在電商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候,有一家作為大陸第三大的電商,在前段時間打出的廣告引來了熱議,滿佈螢幕的數字3讓人摸不著頭緒

它就是唯品會,一直以來唯品會都是用它獨有的特賣模式在電商領域立足,是大陸特賣的最好的電商平台。在2017年500強淨資產收益率最高40家公司榜單中,唯品會更是憑藉著35.53%的資產收益率位列第三名,穩居互聯網行業第一。

綜合陸媒報導,截止至2018年財年第三季業績,唯品會已經連續八個季度的業績下滑,在今年的Q3財務數據中,唯品會的淨利潤更是下降了32.7%,跌勢明顯,作為第三大電商的頭銜似乎也黯淡不少。

唯品會在創始之初,兩位創始人沈亞和洪曉波也都經歷了困難,但是在三個月的波折後,它們改變了模式,變為一家專做特賣的網站,幫助實體商店以特價處理庫存和過季商品,當季商品也進行限時折扣

這一模式轉變,唯品會真正開始邁步發展。2009年年底,唯品會就積累了300個品牌供應商資源,淨收入也達到了280萬美元。2010年3月,唯品會推出APP,隨後又進駐微信,開設晚間8點檔期的移動特賣專場。到了2010年底,唯品會已經積累了1000多個國內外品牌供應商,淨利潤超過2000萬。

▲▼ 唯品會 。(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 唯品會還曾請周杰倫來站台 。(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2010年下旬,唯品會因為一家倒閉的網站激發了危機感,意識到了物流的重要性後,唯品會開始自建倉儲物流,讓消費者得到最好的配送體驗,避免造成物流太慢,而有怨言或大量退貨的現象出現。這一決定無疑是正確的,唯品會的訂單總量從7.1萬件增長到727萬件,翻了10倍,毛利潤也從200萬猛增到2億9,翻了100倍

到了2012年,唯品會的淨營收已經達到49億,比2011年同比增長205%,總訂單數量由727萬增加到2190萬。同時在這一年,唯品會也從美國上市,至此也只用了三年。在2014年唯品全年淨營收高達235億元,瞬間被稱為「第一妖股」,市值飆升至1200億,連續五個季度盈利,是大陸B2C電商裡唯一盈利的公司。2016年12月唯品會行動裝置客戶占比高達90%,在電商中位列第一。

在2017年,騰訊、京東投資唯品會8.63億美元,這家曾經風光無限的電商企業,在得到兩間互聯網巨頭扶持後,開始了一系列的新嘗試,從「唯品男士」到「雲品倉」再到「唯品倉」,動作頻頻,可是收效卻不大,雖然連續23個季度盈利,但是也沒有開始那樣的暴增,結合今年的Q3財報,可以看出唯品會確實是在走下坡路,數字3的廣告模式也被人瘋狂吐槽

▲▼ 唯品會 。(圖/翻攝自微博/唯品會)

▲ 唯品會的數字3廣告讓人摸不著頭緒,但也在微博掀起一番熱議。(圖/翻攝自微博/唯品會)

唯品會是靠做特賣起家,作為垂直電商裡的佼佼者,加上有了劉強東和馬化騰扶持,許多人認為它應該不會走下坡路,但垂直電商的品項限制了發展,而且近幾年流量也到了成長停滯期,各大電商平台的流量增長進入了緩慢的階段

另一方面,各大電商也都了解用戶喜歡一站式購物,在一個平台上就能買到想買的東西,所以淘寶、京東也一直都在往這方面發展,並且也推出了特賣,大大擠壓了唯品會的生存空間,即使唯品會有在努力拓展其他商品種類,但依舊沒有起色,如何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唯品會之後如何再轉型是重要關鍵。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