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與樹齊高 野放茶成新趨勢

圖/商業周刊提供(僅限雜誌使用)

▲簡嘉文以二次材打造積木茶屋,不僅可飽覽鄒族聖山塔山全景,還能將雲海、夕陽與彩虹等美景盡收眼底。(圖/攝影劉煜仕)

文/錢麗安

在台灣喝野放茶的人,大抵都知道簡嘉文,他的茶不做廣告,沒預定買不到;除採茶季,他1年進茶園的次數不超過5次,茶樹與樹齊高,得搭架子慢慢手採。不進茶園的時光,他以二次材蓋了兩間極具個人風格的茶屋,玩手作茶具,到森林野晃,跟著自然上美學課,每回參與茶會擺出來的茶席,總不意外的成為活動的焦點。

「好像在瑞士喔!」採訪回來的照片,編輯台上大夥兒讚歎著,簡嘉文當然不住瑞士,但他的確以茶延伸出一條全觀式的生活美學之路。而這不過就是10年的事。曾經,他也是個在都市找不到手感工作,回家跟著父親經營茶園,每天被繁瑣的慣行管理方式,操得半死的青年茶農,從農五年後開始接觸到有機耕作概念,災變後茶園受創,乾脆乘機直接野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態自由運行
大地風味盡收茶湯

簡嘉文說,現行不管是有機或慣行農法,其實都是一種變相的加味茶,是透過施肥、管理而長出的茶,茶湯帶有肥分累積、產生的氣味與口感;野放茶則是任土壤中生物自由互動而產生出的自然物,是茶本來的味道與質地。

因此,對他而言,「野放」就是讓茶湯自然、單純,喝得到土地與環境的味道。除1年2、3次的局部手工除草外,他幾乎不進茶園,以保持生態自由運作。
他進一步說明,近年來台灣中低海拔地區已經有茶農開始轉做野放茶,但是太和位處高海拔,在利潤仍高的優勢之下,野放茶的推動相對困難。因為野放茶產量大約只有慣行的10分之1,回憶轉作之初,他坦言也曾忐忑不安,但因為很清楚知道自己追求的是茶湯的質感而非量。

這樣的懶惰農法,面對周遭勤墾管理的茶農會有壓力嗎?簡嘉文大笑說自己是宅男,根本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只專注於自己。他把茶園當實驗室,種下不同品種茶樹,以不同製茶工序,從採摘、萎凋、殺菁到製成全不假手他人,以探求不同的茶滋味。「手炒茶很有趣,尤其是後續的變化,跟用滾筒殺青轉換出來的韻味完全不同,用瓦斯和柴火又不同。」

像在談一場無止境的戀愛。「茶很難捉摸,我以為有點了解了,但下次又會發現跟之前認識的不太一樣,很曖昧又很有吸引力,就會不斷、反覆追逐。」就像近年所流行的藏茶,簡嘉文說野放茶最適合藏茶,但他卻無茶可藏,因為必須留一點來來品嘗「時間」對於野放茶,在每個品種、做法的效益,了解時間的對應。

野遊森林之感
透過創作在日常展演

這種對茶的講究也延伸到生活。事後簡嘉文回想,這其實早就埋在心中,所欠缺的只是一把鑰匙。風災後藝術家來社區分享日本茶美學,加上有美術設計背景的紀錄片導演張志聰到太和為災後重建做紀錄,意外開啟他的美學記憶。他以廢棄二次材蓋了2座被戲稱為積木屋的茶屋,屋裡俯拾即是他的創作,茶席更成了他的創意展場,將他日常行走野遊森林孕育的養分——自然、顏色、構圖、光影,一一轉化重現。

簡嘉文興致勃勃的說,接下來計畫要蓋一座小窯,嘗試以太和的土來燒製生活器具,「我在乎的不是燒出來的效果,而是想知道用這裡的土石燒製出的茶器具,來泡這塊土地生產的野放茶,會呈現什麼樣的茶湯質地。」此外,他也計畫在兩座茶屋間蓋一座吊橋,再蓋一間露天浴室,可以邊賞景邊洗澡,「村子裡的人覺得我做這些事浪費時間,幹嘛不花時間在茶園管理上?」但簡嘉文說,不管是種茶、蓋房子、燒陶、玩茶席,他很享受每個過程,「賺錢不就是要過生活嗎?我這樣的生活應該很多人羨慕吧!」

用美學活絡茶能量

藝術家駐村

透過藝術家進入社區,開啟太和社區茶產業的美學思考面向,也落實在學校教育課程,十餘年來太和社區培育出老中青幼四代茶人,更以社區集體之力,參與各式茶會以行銷社區,展現截然不同於都會的茶席美學與品味。

文化茶人——楊麗芳

從代課老師變身太和媳婦、從不懂茶到成為太和茶美學主力推手之一的楊麗芳,回看12年前開啟的藝術家駐村計畫,直說對於太和社區的災後重建具有關鍵作用。當時來自不同領域藝術家帶著居民一起透過講座、實作課程,原只是單純的想為傳統的茶產業注入文化能量,讓居民打開美學之眼;災變後,這股美學力,更匯聚成一股改變與凝聚力,讓原本只專注於茶園的耕作、茶的製作的社區居民,共同投入茶席、茶藝與茶產業推廣。

形塑茶品牌 與社區共好

「我們外出參與活動,從來不打個人品牌,只推社區品牌。」楊麗芳說,災後在社區藝術家聯盟協助下,以「太和好茶」為共同行銷品牌,「就是一個共好的概念,當別人不知道太和,那麼太和茶就是沒沒無聞,當太和成為茶產業、茶藝界都成為大家都知道的大品牌時,大家都會提升且受惠。」

像是2018年初舉辦的嘉義縣搏茶會,太和就與藝術家蔡江隆合作,以金庸小說為本,利用嘉義縣六腳糖廠的地貌,打造出「桃花島」意境,呈現六席截然不同的茶席,從竹林茶席、樹下茶到簡嘉文以櫸木枝條編成的鳥巢茶席等,成為該次活動預約率最高的茶席。又如,2018年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春季茶會主場地,太和社區設計了虎頭蜂巢造型、可容納8人的茶席,以及可以燒柴煮水的水房,驚豔轟動一時。

栽培小小茶藝師

藝術家進入社區同時發展的,是整個大阿里山茶區校園啟動的茶藝新美學課程。楊麗芳說,太和國小是從風災前就開始推動小小茶藝師課程的學校,從認識茶種、沖泡技術、茶席禮儀到茶葉製成,近年更在校長推動下擴大結合書法與太極,讓孩子體驗茶文化的「清靜簡雅」意境,到訪這天巧遇孩子的茶藝課,小小泡茶師頗有一代新茶人之勢呢。

【延伸閱讀】

比台灣還操、技術比較落後?赴日2年的台灣工程師分享:該去日本工作的3個理由

同樣300萬,他讓客戶捨棄「雙B」跟他買車!一個業務的故事,揭3個銷售必勝心法

壁癌嚴重、鋼筋外露…你不要的房子,是他年收百萬的秘密!看房達人教你3原則翻新舊屋

衣服脫了就丟、東西拿了就放...別讓壞習慣搞砸好運勢!21年房屋觀察,整理專家教你4招開運

常染髮是高危險群!泌尿科醫師:中年後,你不能不認識的「尿路上皮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