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你買「中國製造」的錢 最終都還是回到了美企

▲▼美軍武設備相當仰賴中國製造。(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中國製造的商品反而能幫助美國企業。(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近日發布對美國人的消費分析,「平均來說,約有56%你所買的『中國製造』最終都流向了自己國家企業及員工的口袋。」對此,《環球時報》也指出,中國的低價商品,反而還能幫助美國企業支付更多的員工薪水、水電費、房租、保險等費用。

根據The Journal Gazatte指出,「中國製造」大多是商品在中國完成組裝,但零件、營銷、配送等都可能來自任何地方,而這個「任何地方」通常是指美國;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一定程度上,美企想從中國進口商品是因為來自該國的產品成本更低,能使美企獲得更多利潤,這意味著美國顧客的更多開銷其實都是流進了這些美企,接著間接進入到了該企業員工的口袋。

報導指出,在美國消費市場中,進口商品和服務的占比要低於美國的想像;舊金山聯邦儲蓄銀行與亞利桑那大學的經濟學者們共同指出,「在每個我們所花的100美元中,都只有10.7美元流向了海外;截至2017年,這個數字在15年間都沒有改變過。」

同時,美國人眼中的許多「美國製造」也都使用著外國零件,報導說,外國夥伴仍是許多美企供給鏈的關鍵;美國人在躺椅、平板電腦等耐用品的支出中,有23.3%流向海外;另分析指出,美國消費者正把三分之二的開銷用於寵物美容、房租、投資建議等,其中也只有6.2%流向海外。

最後,報導指出,儘管美國進口了約11%的國外商品、面臨中國經濟體的強大崛起,100美元中只有10.7%流出國外的比例在15年間也從沒變過;《環球時報》也說,反而低價的中國商品使得美國企業能夠多支付員工薪資、房租、保險、水電器等費用;高報酬的設計、研發等職位人員也通常都被保留在美國本土,「我們常聽到美國工廠崗位消失,那是因為自動化和其他科技進步使美國工廠雇用工人變少的。」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