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有多種部位可食用,營養價值豐富。(圖/記者黃士原攝)
記者謝承恩/綜合報導
天氣冷吱吱,最適合吃碗薑母鴨補補身子!你可知道一隻鴨,能拿來進補的部位有分好幾種?生活圖文作家《我是阿明》在粉專上,就一一分析東山丫頭與鴨肉的營養價值,不只能補血、防骨質疏鬆,還能改善抽筋、疲倦、暈眩。
阿明指出,常見的鴨肉料理包括薑母鴨和東山鴨頭,其中薑母鴨這道料理最初源自於泉州,特色是其藥膳而不膩、溫而不躁,其中又以紅面番鴨最受歡迎,台灣在1980年代後才流行用來來冬季進補。而東山鴨頭也是常見的鴨肉小吃,自1970年從台南市東山區開始發跡走紅,一隻鴨子可分為很多部位食用。
《鴨肉可食用部位分析》
鴨頭、鴨脖子:夜市裡常見的東山鴨頭滷味。
鴨翅:雞肉結實、肉質緊密,吃進嘴巴只有美味能形容,讓總統小英也愛不釋手。
鴨肝:最理想的補血聖品之一。
鴨掌:含豐富膠原蛋白、脂肪少,是減肥最佳食品。
鴨舌:含有生長發育最重要的磷脂類,可健腦益智。
鴨胸:蛋白值最高的部位,也是減肥期間最優的蛋白質來源之一。
鴨腿:脂肪酸熔點低,異於消化。
《鴨肉營養價值》
蛋白質:增強免疫力、抗疲勞。
維生素A:保護眼睛及身體的生長發育。
維生素E:抗氧化、抗老及減少皺紋。
維生素B群:消除疲勞、痠痛。
鋅:促進食欲及增強生長發育。
鉀:舒緩血壓升高、抽筋及心悸問題。
鐵:製造紅血球、改善疲倦、暈眩。
銅:預防骨質疏鬆。
另外,市售小吃中常見的鴨血,過去也曾被營養師視為外食族補鐵的優質來源,特別是女性容易有缺鐵性貧血的困擾,適時補充動物性鐵質,可提高血液攜氧能力和葡萄糖利用效率,冬天也較不容易有皮皮剉和手腳冰冷的問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