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花蓮港擴大水撲滿3.0計畫 每年節約自來水2萬5千噸

▲花蓮港水撲滿3.0計畫擴大利用水撲滿系統所收集地表水,供給外港停泊之木片、煤炭及散裝物品船舶在裝卸過程所需抑塵用水。(圖/花蓮港務分公司提供)

花蓮港水撲滿3.0計畫擴大利用水撲滿系統所收集地表水,供給外港停泊之木片、煤炭及散裝物品船舶在裝卸過程所需抑塵用水。(圖/花蓮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港為珍惜水資源,擴大利用地表水供給外港木片、煤炭及散裝物品船舶在裝卸過程所需抑塵用水,於107年提出水撲滿3.0計畫,編列240萬費用擴充水撲滿設備及管路,並於108年1月上旬設置完成,有效減少港區每年約達25,000噸自來水使用,使整體港區自來水節水率提高約95%,節水成效換算可減少每年約3,850 公斤二氧化碳排放量,具體落實綠色港口整體績效,朝環境永續目標邁進。

花蓮港位置緊鄰花蓮市美崙山,因地勢較低且美崙山地質屬於表層礫石層及底層輕灰泥層(不透水層),地表逕流水經由道路下水道系統或地表漫流,再經集水井沈沙後流向港區,因此花蓮港運用此一地形上的特性,設置數個小型攔污柵、攔砂壩,利用自行車道邊坡坡坎擋土牆之排水孔,利用地勢落差,以重力流管道引水方式,將經沈澱之地表逕流水分別匯集至港區內12座貯水水庫,稱為「水撲滿」 系統。

經沉澱之地表逕流水符合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水質標準,經收集作為砂石堆置區灑水抑塵、港區鄰近道路及港內聯外道路清洗掃街、過水車道及內、外港洗車台清洗車身、以及行政大樓與港區公廁設施洗滌等設施使用之次級用水。

該地表水回收系統使花蓮港如同「海綿」般吸收地表水,並進行再利用,除有助於改善花蓮港位於自來水末端水壓不足的問題;也大幅降低自來水供水成本及用水成本,以「取之於自然,用之於環保,回歸於自然」理念蒐集地表水,達到「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之目標。

自民國96年完成第一階段水撲滿V1.0建設工作,主要建設項目為碼頭後線砂石堆置場抑塵灑水設施、洗車台清洗設施、道路清洗設施、運輸車輛清洗設施、綠美化植栽灌溉設施、辦公室及港區衛生設施清潔用水等相關基礎建設;而民國104年因應嚴重枯水期,再推動第二階段水撲滿V2.0建設工作,將內外港水路貫通,使各個水撲滿水源能互相支援,以補足因夏日枯水期造成供水不足之缺口。

為擴大利用水撲滿系統所收集地表水,花蓮港於107年提出水撲滿3.0計畫,擴充水撲滿設備及管路,將收集地表水泵送至外港23、24及25號碼頭岸際,以供給外港停泊之木片、煤炭及散裝物品船舶在裝卸過程所需抑塵用水、有效減少港區自來水使用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為花蓮港在推動整體環境永續及綠色港口之具體實績。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