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拔罐懶人包/看懂血印「顏色警訊」 6大類人要避免

▲▼拔罐,中醫,醫療行為。(圖/記者季相儒攝)

▲拔罐。(圖/記者季相儒攝,下同)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步入寒冬時分氣溫急劇下降,各類受寒感冒、頸椎病等病進入高發季節。不少人在感覺身體不適時,常常會選擇拔罐療法,達到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雖然拔罐十分流行且操作簡單,但若不遵守注意事項很容易適得其反,損害身體健康。

拔罐的原理是什麽?
拔罐療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氣、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身體表面,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拔罐的排氣方法分為火罐、水罐、抽氣罐,形式則分為閃罐、走罐、留罐。

拔罐有什麼好處?

1. 拔罐對局部皮膚有溫熱作用,溫熱刺激能促進以局部為主的血液迴圈,起到溫經散寒等作用。
2. 人體在火罐負壓吸拔的時候,少量血液進入組織間隙,在機體自我調整中產生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等功效。
3. 拔罐作用於神經系統末梢感受器,產生一種類組織胺的物質,加之拔罐法對局部皮膚的溫熱刺激,陰陽失衡得以調整,能使疾病逐漸痊癒。

什麼類型的人不適合拔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心臟病
2. 血友病
3. 有全身浮腫症狀
4. 全身皮膚病或局部受損,例如皮膚過敏、潰瘍、破裂。
5. 極度衰弱、消瘦、皮膚無彈性者
6. 高燒不退、抽慉、痙攣者

拔罐,中醫,醫療行為。(圖/記者季相儒攝)

不同顏色罐印代表什麼?

在中醫的觀點中,拔罐後的皮膚顏色代表著身體不同狀態,或是可能有疾病存在。

● 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積寒。
● 紫色並伴有黑斑:氣血不暢通。
● 紫點並有深淺不一的塊狀:風濕。
● 鮮紅而顏、局部發熱:陽症、熱症、實症、熱毒熾盛、體質陰虛、火旺。
● 紅而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虛寒、濕邪。
● 皮膚微癢:風邪、濕症。
● 水泡、水腫、潮濕:寒症、濕氣盛。
● 罐中有水珠者:寒濕重。
● 紫紅、暗紅:陰症、寒症、血鬱。

寒冬拔罐,這些細節需注意!

1. 在留罐過程中應加蓋衣被,要注意保暖。
2. 拔罐後不要馬上洗澡。因為拔火罐後,人體的毛細血管會擴張,此時洗澡很容易導致感冒。
3. 拔罐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左右。
4. 拔火罐頻率不宜太頻繁,一個禮拜一次就好,同一部位不能經常拔。
5. 拔罐後,若皮膚有癢感,切不可搔抓,以免皮膚破損感染。
6. 酒足飯飽後不要拔罐,此時拔罐,血液流向肝臟,會將氣血強行引導到拔罐部位,容易導致眩暈、噁心。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