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心理師:情緒沒有標準答案 快樂可透過親子互動學習

▲▼心理師:情緒沒有標準答案 快樂可透過親子互動學習。(圖/幼獅文化提供)

▲大人總認為情緒會隨著孩子長大自然會懂。尷尬的是,有時連大人自己都摸不著頭緒。(圖/幼獅文化提供,下同)

文/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那情緒這件事,是件很自然的事,隨時隨地都在發生。但在親子之間,師生互動,情緒教育卻很容易被忽略。大人們總是認為情緒會隨著孩子長大自然而然就會懂了。然而,尷尬的是,有時連大人自己都摸不著頭緒,到底怎麼了,為什麼總是不快樂?我們期待快樂出現,但它卻消失無蹤,躲藏了起來。沒有快樂的日子,不知不覺中,低落、悲傷、
難過、不安、沮喪、焦慮、無聊等負面情緒卻偷偷的溜了進來,卡在心頭上。心情,變得很不美麗。

▲▼心理師:情緒沒有標準答案 快樂可透過親子互動學習。(圖/幼獅文化提供)

快樂看似無所不在,但並非每一個人都可以敏銳覺察,順利接收。特別是,當我們缺乏檢視內在情緒的經驗,忽略了自己與生活周遭事物之間的關係,這時美好的情緒狀態就不容易出現。快樂是什麼?快樂在哪裡?如何感受快樂的存在?如何召喚快樂出來?

閱讀《快樂是一隻飛鳥》這本書,讓我們發現,原來快樂一直都在身旁,存在於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裡,等待自己去探索,去細膩感受。非常喜歡書中,將抽象的情緒概念,透過不同的角色,具體生動的描述,讓彼此找到自己與周遭人事物的關係、意義和連結。同時,也讓孩子從中了解,獲得快樂的方式,沒有一套標準答案。但卻有屬於自己,獨特感受快樂的方法。這也讓我們學習尊重每一個人,對於情緒的差異感受。

▲▼心理師:情緒沒有標準答案 快樂可透過親子互動學習。(圖/幼獅文化提供)

《快樂是一隻飛鳥》以孩子較容易理解的快樂情緒作為範例,和孩子腦力激盪,廣泛蒐集各種快樂情緒的製造模式。我常常建議,大人多多自我表露當下的想法與情緒,主動與孩子分享,哪些事物容易讓自己帶來這些美好的情緒狀態。有了分享,有了示範,孩子尋找快樂就容易多了。無論是調整自己的想法,或讓自己有所作為,好讓自己感受快樂的存在。

當如此的思考方式慢慢在孩子的腦中形成,就有了對話的經驗值。這時,我們可以依此類推,和孩子一起來討論其他的情緒感受。例如悲傷是什麼?不安是什麼?孤單是什麼?焦慮是什麼?嫉妒是什麼?難過是什麼?平靜是什麼?雀躍是什麼?從《快樂是一隻飛鳥》出發,讓孩子的情緒世界,因為閱讀而更加多彩繽紛。

▲▼心理師:情緒沒有標準答案 快樂可透過親子互動學習。(圖/幼獅文化提供)

快樂是一隻飛鳥(Das Glück ist ein Vogel)
圖文著者:蕾歐諾拉‧萊特(Leonora Leitl)
譯者:李紫蓉
出版:幼獅文化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親子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