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在大正五年時,年薪七百至一千八百圓內即是中產階級,一千二百元以上算是「中間的中產階級」。不過之後的通貨膨脹,為保持「中間的中產階級」之生活水平,所得開始節節攀升,大正七年時年薪二千圓,八年時是二千五百圓,九年則是三千圓。(圖/路透社)
作者:岩瀨彰
譯者:陳柏瑤
摘自:麥田出版《昭和上班族,月薪一百円》
●精選書摘
《細雪》裡姊妹的斤斤計算
月薪百圓,年薪一千二百元以上的收入,就能過著「好生活」嗎?
谷崎潤一郎的《細雪》於昭和十一(西元一九三六)年出版,描寫的是關西上流家庭生活。書中出現這樣的場景。主角的幸子、雪子、妙子三姊妹在品論雪子相親對象、外商公司上班族的收入。
「是薪水階級啊,聽說是MB化學工業公司的職員。」
「拿多少薪水呢?」
「月薪一百七、八十圓,加上獎金大概二百五十圓左右吧!」
而後,又談及法系企業或神戶有棟大樓之事,姊妹的對話開始涉及這人的資產。看來無論是當時或現在,女人挑選對象的條件都很嚴苛。
「除了上班,還當夜校的法語教師,薪水大約百圓左右,兩邊加起有三百五十圓。」
「財產呢?」
「沒什麼財產。鄉下有母親一個人,有他們從前住的老房子,和自己住的六甲的房子與土地。──六甲那個是分期付款買的小小住宅,不值什麼錢哪!」
「即使這樣也可以省掉房租,可以過四百圓以上的生活了!」
家道中落的「蒔岡家」姊妹,娘家原在船場,幸子的丈夫是「商大畢業的會計師」(以現在來說,是一橋大學畢業的認證會計師),大姊鶴子的丈夫則是銀行員,皆屬富裕階級。雪子對婚事抱著隨緣的態度,竟也來到三十歲的年紀,在當時算是錯失適婚期。即使如此,大家仍有默認的共識,就是絕不能嫁給貧窮人家。這個家族的女性認為合格的收入是月薪三百五十圓,若把房租也算進去的話,必須是「月薪四百圓」。相親的對象是畢業於大阪外語,曾留學法國的四十歲男子,換算現在的金額,他的月薪是八十萬圓。這種程度,算是將來不愁吃穿。以年收入來說,近五千圓,相當現在的年薪一千萬圓。
▲(圖/記者蔡玟君攝)
「中產階層」是年薪三千圓
撇開蒔岡姊妹的要求,標準的年薪應該是多少呢?這個話題直到大正中期才成為專業的討論問題。
俄國的十月革命後,當時的日本政府或學者對於華族或資本家等富裕階級,以及工人或農民之間形成社會落差感到憂心,他們期待中產階級的發展能帶領日本走向資本主義社會。不過事實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引發的通貨膨脹,造成工人收入的提升,另一方面公務員或辦公職員的薪水追不上不斷高漲的物價,因而造成中產階級的緊困與沒落。然而,所謂「中產階級」的定義在當時依然是曖昧不明的。
大正十(西元一九二一)年二月號的《中央公論》刊載森本厚吉的〈現代經濟生活的「日本標準」〉,可做為當時各種討論之代表作。森本認為一般國民若要過著中產階級的像樣生活,依當時基準的一家五口,年收入最少在三千元左右。大正十年當時的物價比起昭和初期,高了兩成左右,所以無法適用於二千倍的換算法。西元二○○三年的勞動者平均年收入約六百二十萬,也就是說歷經八十年,日本社會終於達到森本所認為的標準。
森本定義的中產階級,必須符合「經營安定生活者」、「主要透過資本與勞力的結合以維生者」、「所得及財產皆屬於中庸者」三項原則,收入並不能全然定義中產階級。然而,當時多以日幣換算歐美中產階級為例,所以收入仍是主要的象徵基準。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生活費較高的美國,其中產階級年薪約一千五百圓至五千圓。歐洲若年薪在千圓至三千圓左右只能算是「底層的中產階級」。日本在大正五年時,年薪七百至一千八百圓內即是中產階級,一千二百元以上算是「中間的中產階級」。不過之後的通貨膨脹,為保持「中間的中產階級」之生活水平,所得開始節節攀升,大正七年時年薪二千圓,八年時是二千五百圓,九年則是三千圓。
森本指出,就得以攝取充足營養的食費來說,大正九年初的東京,夫妻與孩子的三人家庭,依當時的準每月需花費八十七圓,年總額約千圓。同時,可動用所得中食費所占比率,也就是恩格爾係數,若以歐美的實例看來,中產階級應是約百分之三十~四十。所以除了千圓的食費外,治裝費二百四十圓,約三十二坪的房子若以月租二十九圓為前提,再加上其他的住居費用合計五百六十圓,教育費、應酬交際費等一千九十五圓,整體而言,總生活費一年約需三千圓左右。
★本文經麥田出版授權,摘自《昭和上班族,月薪一百円:戰前日本社會、文化與生活》
★ 比起愛國,他們更在乎月薪
★比起思想,他們更在乎就業
★從家庭收入看大正昭和年間食衣住行的和風樣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