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秋遠/男女人無法離婚的十大迷思

2019年02月10日 10:53

(編按: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肉圓父家暴」事件讓眾多網友忿忿不平,甚至質疑為何妻子不與家暴夫離婚,讓 孩子在充滿暴戾、恐懼的環境下成長?事實上受到傳統「以和為貴」、「家庭圓滿」的保守觀念影響,很多受虐者會以「為了孩子好」的理由而選擇隱忍、維持不幸的婚姻,然而這只是繼續縱容家暴者的暴力行為。)

●呂秋遠/宇達經貿法律事務所執行合夥律師。

明天要與沈可尚導演在直播中談談《幸福定格》這部紀錄片。

基本上,很多夫妻都會說,其實我早就想離婚,只是因為考慮到小孩不能沒有一個完整的家。或者說,如果可以爭取到孩子的親權,我早就跟他離婚了。有這樣想法的人,行行好,快點離。

完整的家這種事,不存在於一夫一妻一子一女,而是存在於「愛」裡。家,怎麼樣叫做完整?成員們彼此相愛就是完整。如果家裡充滿了控制、佔有、辱罵、攻擊、不合、第三者,家裡的孩子根本就知道。小孩比大人想像得要聰明許多,他們會觀察風向、做出大人喜歡的行為,甚至反過頭來要安慰大人。孩子在大人的爭吵裡,根本就沒有完整的家,只能逢迎不同的對象,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哪裡來的完整的家?

至於爭取不到親權,很多人以為是經濟問題。也就是說,自己是家務管理者,家庭經濟仰賴先生支撐。或是自己的收入比先生少,所以認為往後法院會偏愛有經濟能力的人。這完全都不是真的。孩子需要的是陪伴與愛,不是錢。在親權的領域裡,沒有愛的人才是第三者。沒陪過產檢、沒換過尿布、不知道孩子現在幾年級、身高幾公分、體重有若干,然後聲稱自己很有錢,可以爭取到小孩的親權,那我也是醉了。對於這種人而言,由對方擔任主要照顧者,然後乖乖多付點扶養費,是唯一的出路。

一般人對於離婚以後對孩子影響的迷思大概是這樣:

第一,離婚以後,孩子在學校會被笑。

(大人是怕自己被笑吧!孩子被霸凌,通常不是因為離婚,而是有其他原因。再說,同學怎麼會知道孩子離婚?通常都是因為父母到學校去鬧,才會導致這種結果。同學不是笑孩子,是笑這些不成熟的大人。)

第二,離婚以後,孩子會沒有爸媽。

(孩子不會沒有爸媽,只是夫妻離婚而已。要搞到沒有爸媽,通常都是大人不許孩子有爸媽,只能有他。

第三,離婚以後,孩子就要分隔兩地。

(不然離婚以後還要住在一起,看爸爸繼續家暴、媽媽繼續外遇,然後家裡跟冰窖一樣嗎?分隔兩地,也好過烽火滿地。

第四,離婚以後,孩子就要選邊站。

不離婚,孩子才要選邊站,因為兩邊都會無聊的問孩子,你要跟爸爸還是跟媽媽?

第五,離婚以後,孩子就沒有另一半疼愛。

(其實沒離婚以前,孩子也沒有另一半疼愛。或者是,其實是自己不被疼愛,而不是孩子不被疼愛。)

第六,離婚以後,孩子就會被另一半搶走。

(如果自己經常陪伴孩子,不用擔心被「搶走」,如果孩子真的喜歡對方,被「搶走」,也沒什麼不好。親權不是用搶來的,重點都是在孩子的未來,而不是自己想佔有。

第七,離婚以後,孩子人格會不健全。

看爸媽一直吵架,孩子人格才會不健全。

第八,離婚以後,孩子以後也會離婚。

(問題是,自己的爸媽也沒離婚,為什麼自己很想離婚?離婚這種事,跟遇到的人有關,而不是跟上一代有關好嗎?)

第九,離婚以後,孩子會變成同性戀。

(有這種事?那麼同志人口怎麼還沒突破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第十,離婚以後,我什麼都沒有了。

這才是真的。其實,很多人不離婚,只是為了害怕自己一無所有,而不是為了孩子在著想。婚姻是一種契約,不是飯票,兩個人在家庭裡分工合作,建構幸福的彼此,這才是組成家庭的原因。不要讓婚姻把自己搞得患得患失、擔心害怕,那不是你進入婚姻的目的。

建構幸福的過程裡,別讓自己一無所有。

熱門文章》
►婚前腦袋進多少水,婚後眼睛就流多少淚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