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大學教務長林家禎與學生分享,備審資料大學端到底看什麼?(圖/招聯會提供)
文/大學招聯會公共事務經理徐菁穗
個人申請入學的第二階段指定項目內容,各校系要求的不同,包括了高中(職)在校成績證明、自傳、讀書計畫、競賽成果或特殊表現證明、大考中心的英聽測驗證明、或是英語能力檢定證明、以及師長推薦函等。
其中,撰寫自傳、讀書計畫,許多學生都不知道如何著手,不少人都會參考歷屆優秀學長姊「傳承」下來的「範本」。
範本、天化亂墜止步
在大學招聯會最新剪輯錄製的「學生學習歷程(P)與大學審查實務 靜宜大學教務長林家禎」的影片中,靜宜大學教務長林家禎就特別提到,大學教授們經年累月已經看過太多的書面審查資料,哪些「手法」相近,大學教授非常容易辨識這些「範本」出自哪一所高中的版本,明明要申請「資管系」,照抄學長姐樣本寫的「社工系」,烏龍的情況屢見不鮮。
資料大同小異無法獲得評審老師的青睞外,若是寫得天花亂墜,或是找人操刀,大學教授是有能力分辨的,並利用面試的時候測試,很容易被拆穿。
審查關鍵在於凸顯自己的特色
林家禎強調,無論是自傳、讀書計畫、所有的書審關鍵是「凸顯自己的特色」,書審資料的內容、配合的素材呈現出的特色,必須能與申請系所之間有關聯,「興趣不會突然從石頭縫蹦出來」,一定有跡可循。
尤其提醒,個人申請書面資料只看高中階段,國小、國中的獎狀等,除非是具有相當的特殊性且與申請校系的動機有其一貫的脈絡,否則就不用特別列舉。其他讓評審老師印象深刻的「怪」場面,是資管系面試,卻堅持拉小提琴,僅有10分鐘面試時間就佔據了3分鐘很難理解。
選填志願前,學生真正該做的是好好的分辨自己的興趣、性向、適性選擇。過去面試學生的經驗中,最常聽到學生回答選填資管系的理由是「分數剛好」、「我爸媽決定的」…..選擇與自己的興趣性向無關,大學校系的很不希望學生唸了四年後才說「我不知道我要幹嘛」。
林家禎形容,有些孩子適合在小池子裏面當大魚,有自信、充滿熱情,會有很好的表現,有的是適合在大池子裡當小魚,受到激勵能立刻繼續衝刺,怕的是莫名其妙的被丟進大池子,然後被食人魚吃掉,孩子受挫、找不到成就感,乾脆自我放棄,家長應該思考讓孩子找到自己的特色,然後放進合適的池子、耐心的培養。
有關於「學生學習歷程(P)與大學審查實務 靜宜大學教務長林家禎」的影片,考生與家長不妨利用寒假期間上網觀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