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字跡不好看,依舊順利考上東京大學。(圖/翻攝自YouTube/林先生が驚く初耳学,下同)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不少亞洲父母從孩子小時候就會特別訓練字跡,要求寫出來的字要整齊又優美,不過,日本補教名師林修長期觀察發現,「字跡美醜和學習能力沒有直接相關」,而且通常表現越優秀的孩子字跡會越醜。
▲以「字跡美醜」和「知識整理能力」當成XY軸劃分出4個象限,字跡醜、功課好的孩子比字跡美、功課好的孩子多。
林修不只有豐富的教育經驗,同時還是《林先生が驚く初耳学!》的主持人,他曾在節目表示,「文字是拿來整理知識用的工具」,即使孩子字醜也不會影響學業表現,反而字越醜越聰明。東京大學也做過相關研究,發現成績排名前3分之1的學生字跡幾乎都很潦草,中後段的學生大部分則是相當工整,主要是成績好的人,他們都把時間花在思考和吸收知識上。
過去有心理學家指出,字跡潦草代表一個人具有創造力,音樂家貝多芬就是因為字太醜,名曲《給特蕾賽》被後人誤讀成《給愛麗絲》,便一直沿用到今天。
▲音樂家貝多芬的字跡也潦草到看不懂。
不過即便如此,字跡端正仍被解讀為一個人細心、尊重,因此重要的書信文件不可過於潦草,而平時的字跡就不必太過苛求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