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機師罷工,勞資雙方13日凌晨1點開始進行第3次協商。(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華航機師罷工愈鬧愈大,針對機師工會指出的「改善疲勞航班」等訴求,各界也出現了不同聲浪。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13日不僅聲援機師工會,更發聲明指出,交通事業的勞動者一旦過勞,將影響勞工、所有乘客的安全,因此完全認同罷工訴求,另外,工會已在去年8月取得罷工權,但在這段期間資方毫無改善意願,彰顯了「勞工採取罷工手段,才有可能真正促成勞動條件的改變」。
高教工會指出,機師工會罷工的核心訴求在於「改善疲勞航班、增派人力」,此訴求對所有國人而言都具有正面的意義,作為搭乘公共運輸的一般乘客,完全可以理解交通事業的勞動者一旦因為人力不足導致過勞,不僅將影響勞工自身的健康,更關乎所有乘客的身命安全;此點對於航空運輸事業更是如此,其疲勞駕駛所導致的傷害實在難以想像,因此,「我們完全認同改善疲勞航班的罷工訴求」。
▲勞資雙方第三次會談經過11小時,決議14日早上10點繼續。(圖/記者季相儒攝)
高教工會說明,在華航勞資雙方歷經三次協商之後,他們認為,若不是透過機師罷工行動,揭露其長期過度疲累的執勤狀態,外界幾乎難以看見原來華航的飛安尚有改善的空間,雖然目前其它項目的協商尚未結束,光就此點而言,我們要感謝機師為個人與公眾共同的飛安所做的努力,以及爭取到部分的成果,而站在飛行安全不能打折的立場,「我們也願意支持機師工會未來持續為所有乘客爭取最佳的飛安條件」。
高教工會表示,第二點,從目前所獲得的飛安改善成果來分析,可以看到,機師工會要求改善疲勞航班的訴求,並透過投票取得罷工權已是去年8月7日的事了,換言之,在過去半年的時間裡,華航資方並沒有改善飛安的意願,直至罷工開始,才不得不接受工會的部分訴求,這過程其實很清楚的彰顯了勞工採取罷工手段,才有可能真正促成勞動條件的改變。
▲華航機師罷工,勞資第三次座談會議。(圖/記者林敬旻攝)
「台灣是一個勞資關係極為不對等的社會」高教工會說,機師工會組織率長期低落,一般受雇者在遭受不平等對待時,大多只能忍氣吞聲或私下抱怨,而受雇者一旦採取了罷工行動,便立即冒著毫無收入以及秋後算帳的風險,若非透過罷工才能改善勞動條件與不平等的勞資關係,勞工一般而言並不會採取此策略,而此次華航機師透過罷工,與資方平等談判,正努力於改善自身勞動條件與不平等的勞資關係,甚至也已經提高了部分的飛安水準,亦彰顯了罷工帶動整體社會進步的力量—這在許多國家都已經是公認的歷史經驗,「我們要呼籲社會各界不必敵視罷工,媒體亦無需污名化參與者,反而應該正面看待」。
高教工會說,基於上述兩點,認為此次機師罷工,不僅是替公眾爭取較佳的飛安規範,亦能協助台灣社會深刻認識罷工所具有的進步意義,對於建立一個勞資平等關係的進步社會有極大的助益,「我們支持機師罷工,並期望社會能夠理性看待,切莫流於陰謀論與謾罵,並預祝機師工會能夠在協商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