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電廠目前仍在進行災後檢測工作。(圖/翻攝自東京電力公司官網)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11年3月11日強震海嘯導致福島核電廠反應爐爐心熔毀後,日本13號派出機器人進入核電廠常是對核子燃料進行檢測,評估是否穩定到能夠被「拾起」、「移除」,或是一接觸就「碎裂」,該項行動被視為是災後清理工作的關鍵之一,完全清理預計得花費195億美元(約6000億台幣)。
東京電力公司(TEPCO)表示,由東芝公司(Toshiba Corp.)開發的機器人重量約1公斤,配備攝影機、溫度計,和檢測核反應的儀器,同時裝有鉗子,可提起2公斤重的沉積物質,檢查其牢固狀況。行動在核電廠2號反應爐執行,於上午7點展開持續約5小時,未有任何問題回報。
▲日本政府估計,整個核電廠退役時程需要30至40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福島事件是1986年車諾比(Chernobyl)核災以來,世界第二嚴重的核災,東京電力公司先前曾派遣機器人入內觀察反應爐,讓專家能夠以目視的方式對核燃料狀況進行評估,不過最新的檢測目標是首度去了解輻射量超高的材料是否脆弱,最終目的「清除核燃料」仍是重建中最困難的部分。
311地震海嘯造成1.8萬人罹難,也重創福島第一核電廠釀成核災,許多民眾因為輻射威脅被迫從家園疏散。根據日本政府計畫,預計在2020年3月之前確定至少從其中一個反應爐中取出核燃料的方式,並在2021年開始行動,整個核電廠的退役時程需要30至40年。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