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文榮/電子大亂PAY,交易成本的逆襲

2019年02月15日 10:09

▲電子支付工具近年蓬勃發展。(圖/ETtoday資料照)

●鍾文榮/科普經濟學作家及資深產業分析師。經常四處臥底探究百姓生活,把枯燥的經濟分析轉成民眾能懂的文章。

你身上有多少張儲值卡(包含卡片型與帳戶型)?而且,你知道你的儲值卡裡頭有多少未動用的「錢」嗎?這些儲值卡裡頭的「錢」能夠彼此挪用嗎?

前陣子我請同事吃飯,當天的天氣熱有點熱,順道在附近的連鎖飲料店請同事喝飲料,我瞥見櫃台上列了好幾個支付方式,我頓時楞了一下,我應該怎麼付錢?

離開台北金融圈十幾年之後,也許這幾年我太宅了,竟然已經忘記曾經熟悉的電子支付工具市場,已經發展到多家爭鳴的情況。我身上也只剩下一張悠遊卡,偶爾只會在學校的便利商店買飲料,坦白說,電子支付工具對我目前而言的生活助益不大。我記得十幾年前受邀到一家公司當顧問時,總經理問我是否持有他們公司發行的儲值卡?我坦白的說沒有。我回總經理:「我之所以沒有貴公司儲值卡的理由,不就是你們請我當顧問的動機嗎?」我的邏輯是,為何發行公司的成本需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呢?如果,儲值卡交易帶來的好處,無法超過轉嫁的成本,消費者怎會使用?發行規模就不會擴大了!

交易的成本

回到前提,當天的飲料錢,我付的是現金,面對這五花八門的支付工具,我覺得只是徒增我交易選擇的困難,也對消費者產生一定的成本,我統稱這是經濟學上的「交易成本」。我認為這個交易成本,將是阻礙電子支付工具發展的瓶頸,不解決這個瓶頸,行政院所謂的2025年行動支付達到90%目標,想必也只是空談的目標。(我不清楚這目標的真實意義,難不成積極一點論,再六年後,現金交易的規模將只剩10%!)

簡單來說,我相信大家出門只會帶「一個」錢包(這無異是句廢話),這裡頭裝的錢只有「新臺幣」,至於,錢包裡面應該放多少錢,在於大家的消費習慣,總之,餘額只要能夠應付最後幾次交易就沒問題。然而,各位有無想過一個問題,你會蠢把錢包裡的新臺幣進行劃分,彼此還不能挪用嗎?我坦承我做過,當年第一份薪水到手後,我到文具店買了一疊信封,信封上標註著支付用途與總額,這就是消費預算,彼此不能挪用,我知道抽屜裡的信封明明還有現金,但每個信封袋堅持「獨立」!

明明錢包裡還有錢付一杯飲料錢,但被劃分獨立後卻被錢包主動拒絕,喔,抱歉,雖然明明有錢,但其它的餘額被劃分為特定消費所用,請你再設法領錢「儲值」。這就是當今的現況。

不知各位想像出來了嗎?大家的錢包裡除了新臺幣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信用卡、儲值卡,現今的交易,信用卡應該不會被拒絕,但各式各樣的儲值卡,你得為這些卡片一一儲值,明明某張卡片還有餘額,卻無法挪給其它卡片使用,於是乎,皮包裡的儲值卡的總餘額,照理會超過原本用現金交易習慣的餘額。

萬一,這些卡片不幸弄丟了呢?你的損失絕對會大於原本現金交易習慣的損失。正因為儲值卡為加速交易速度,大部份採取離線交易,儲值卡一經遺失就如同現金遺失一樣都是匿名的,基本上很難找回來,即使是具名的儲值卡,也有離線交易的空檔時間,口袋裡面各式各樣的儲值卡,所來的交易風險與交易成本,難道不會高於現金交易嗎?

最後勝出的仍是「現金」

這就是弔詭的所在,明明行動支付等等這種電子交易就是要降低交易成本,但為何發展至今,交易成本非但無法降低,還徒增交易成本呢?

我覺得台灣發展行動支付根本沒有市場可言,其原因只有一個,太高的交易成本,導致最後交易雙方的交易成本高到成為系統發展的重大瓶頸。各種支付工具的發展都是靠促銷壯大自己的版圖,卻沒有想過,一般消費大眾只要掏錢就可以消費這般的直覺,卻得要想一下,等等消費時,我應該用那張卡?而這張卡到底有沒有錢?消費點是否支持這張卡消費時的窘境,我相信,最後勝出的依舊是「現金」!

但不是也沒有機會,如果能讓電子支付的交易成本至少和現金交易一樣,然後,所有電子支付的載具只是單純的「皮包」,「皮包」裡的錢可以自由挪用,我只須在餘額不足時儲值即可,然此舉,不也證明電子系統業者根本無利可圖?最後,只剩特定用途的儲值卡也許還有發展機會,但到最後依舊是發展版圖的限制。因為,只要跨過非特定用途的交易,如同現金交易的習慣,最後逆襲的,依舊是交易成本!

熱門文章》
►你有開超跑的自由,為何我該為你的自由買單?
►自助天助,財神爺保佑你發財?

►看更多【鍾文榮】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