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文創營業額曝光 2017年「超過千家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

▲北京故宮博物院。(圖/CFP)

▲北京故宮博物院。(圖/CFP,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受惠宮廷劇熱潮和IP價值的充分挖掘,北京故宮近年推出一系列的文創產品和相關活動,除了在今年春節舉辦「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元宵節又迎來「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動,背後的龐大商機也引發外界好奇。根據北京故宮院長單霽翔在亞布力論壇公開的帳本顯示,2017年故宮文創的收入達到15億人民幣,超過1500家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

單霽翔指稱,北京故宮是差額撥款單位,國家每年提供54%的經費,其餘得靠自己籌措,等到影響力提升後「IP值就大了。」他還提到,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曾經囑咐,不要透露故宮文創產品的收入,否則別的博物館壓力太大,「我們只能說前年有15個億營業額。」

▲▼北京故宮。(圖/CFP)

根據陸媒報導,故宮淘寶早在2010年10月就已上線,不過販售的產品與旅遊景點的紀念品無異,同樣存在價格高昂、品質一般而且缺乏新意的問題。直到2013年故宮淘寶才以嶄新姿態呈現在大眾面前,開始運用自身IP的價值。報導認為,這種轉變「首先來自觀念上的革新」。

報導提到,新媒體營運的成功也是北京故宮IP能夠活絡的一大關鍵。例如故宮淘寶微信公眾號於2014年8月發布的《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該篇文章採用動態圖文的形式,成功發揮出色的帶貨效果。報導還稱,北京故宮在文創產品的開發上也借鑒台北故宮,後者在文創產品的開發時間非常早,從2000年之後便向全球徵集創意,例如2013年推出的「朕知道」紙膠帶就是取自兩名學生的創意。

單霽翔認為,過去人們總是稱呼文化產品,如今中間必須增加創意二字;所謂的文化創意產品有兩個面向,首先是要深入研究人們的生活,知道生活需要什麼才研發什麼,其次是要深入挖掘文化資源,並將資源提煉出來,用以和生活對接,這樣人們才會喜歡。

▲▼北京故宮。(圖/CFP)

值得留意的是,北京故宮文創的增長速度迅速,文化創意產品於2013年增加195種、2014年增加265種、2015年增加813種。截至2016年底,北京故宮文創產品共計9170種。鑒於文創持續增長,那麼北京故宮未來有無可能上市?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於2016年曾經建議,故宮的文創產品和門票收入應該打包上市,通過國資委全資的投資公司持有股權,最後將股權的收益作為故宮發展的事業基金,用資本運作來提供收入的溢價,從而進入更好的良好迴圈。

不過單霽翔認為,北京故宮文創的使命不是只為賺錢,其中還包括從事公益活動。例如2018年舉辦6萬多場次的教育活動,甚至遠赴馬爾他、新加坡、泰國、澳洲等國家,這些公益教育都不收一分錢,經費大部分就是來自故宮文創的收入。那麼文創收入一年達到15億人民幣又是怎樣的概念?據了解,2017年有15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營收還達不到這個水平。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