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國產遊戲《還願》推出後造成玩家轟動,驚悚的故事劇情和場景嚇壞不少網友,不過也有專業社工師揭開遊戲製作公司背後的初衷,從家暴、童年陰影等角度道出台灣1980年代的社會悲歌,讓作者感慨萬分,網友們也更深刻了解故事背後意義。
《還願》背景是由台灣1980年代一家三口的故事所組成,女星鞏俐芳和編劇杜豐于結婚後生下女兒杜美心,自己也因為家庭放棄演藝生涯,但是杜豐于的事業卻逐漸走下坡,讓他們不得不賣掉祖厝搬到舊公寓裡;爾後伴隨著爭吵,家裡的氣氛也越來越糟,女兒甚至出現了心理問題,爸爸也因為面子墜入迷信的深淵,最後搞到家破人亡。
▲《還願》風潮席捲 。(圖/廠商提供)
▲《還願》其實反映了1980年代的真實社會情況。(圖/遊戲截圖)
臉書粉專「最靠北社工」就分享了一篇文章發表自己的看法,作者身為1980年代出生的社工,看到遊戲場景除了大起雞母皮,腦中也隨即浮現社會福利議題。作者表示,1993年「鄧如雯殺夫案」是《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緣起,直至1998年才開始實施,由此可知,1980年代根本沒有相關法規,社會上普遍都認為「清官難斷家務事」,「就像杜豐于損壞妻子的衣物、怒罵,或是小孩聽見父母爭執,看見家裡爭吵毀損的物品,這些家庭成員所受到的傷害,在當時根本無從保護起。」這是他每天工作時面對的家庭悲劇。
他表示,杜美心在房間裡聽到父母爭執一段,也讓他聯想到美心的身心症狀和他們有關。「目睹家暴」的兒童創傷絕不能輕忽,這些童年陰影給孩子所帶來影響實在不容小覷;然而關懷「目睹兒」的工作從2000年後才慢慢開始,「到2015年才正式被納入法令執行工作之中,美心根本來不及長大。」
▲家暴示意圖。(圖/翻攝pixabay)
另外作者也提到,杜豐于被妻子認為「愛面子勝過愛家」,其實也是許多男性被賦予社會期待的困境,其實2004年開始也有「男性關懷專線」,讓男人訴說自己的痛苦和挫折,也許就不會走上不歸路。「青少年精神疾病」、「民間信仰」也都是《還願》涉及的重點,他表示民俗信仰絕對有存在的必要,但也並非保證所有事情都能如意,過度相信甚至到走火入魔,是很危險的舉動。
最後他提到,關於家暴、婦女等法規保障都還沒完善的1980年代,《還願》反映了30歲以上的人的童年寫照。其實每個人都希望為家庭付出,都渴望有愛的家庭,「赤燭帶給我們的除了『不要輕易相信神棍以外』,也告訴我們現在和1980年代不同了,是個該好好照顧自己的時代,求助的方式會越來越多,傷痛也有不同的方式可以被理解。透過這個遊戲,也才能理解原來被嚇大的我們,真的不只是被嚇大,而是缺乏了許多許多的保護。」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