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治性高血壓纏身!馬偕團隊「高血壓導管治療」助患者擺脫複雜藥物

▲醫界表示使用高血壓導管治療調控腎臟交感神經活性,可達到治療高血壓成效,左一馬偕醫院冠狀動脈暨周邊介入醫療組主任蔡政廷 ; 右一起為馬偕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藍偉仁、馬偕醫院心電生理專家李應湘醫師、與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霖。(圖、影/資料照,以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全台高血壓患者近500萬人,但卻有很多人患病而不自知。一名身材瘦弱、年僅30歲的汽車雜誌主編,某天突然喘不過氣昏厥,經急救救回一命,才發現是高血壓引起的心肌梗塞。醫師提醒,高血壓症狀不明顯,務必養成量血壓習慣,並妥善控制以免釀憾事。

馬偕醫院冠狀動脈暨周邊介入醫療組主任蔡政廷說,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的危險因子就是高血壓,易引發腦中風、腦溢血、主動脈剝離等;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霖也提到,特別是堪稱「致命殺手」的主動脈剝離,患者多達2/3都有高血壓病史;長期血壓未妥善控制,一旦發生主動脈剝離又未能及時治療,約有過半患者會在48小時內死亡,過去許多政商名人猝死便是因主動脈剝離。

▲高血壓導管治療也能治高血壓,馬偕醫院心臟內科團隊累積全台最多治療案例,右起為馬偕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藍偉仁、馬偕醫院心電生理專家李應湘醫師與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霖。

馬偕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藍偉仁說,一般高血壓定義雖是收縮壓與舒張壓高於140/90毫米汞柱,但若患有糖尿病、有中風或心肌梗塞病史、等高風險族群,建議收縮壓高於130毫米汞柱就得治療,以免發生致命併發症。

然而高血壓因症狀不明顯,常被輕忽。蔡政廷說,高血壓多仰賴藥物控制並改善生活習慣,但根據統計,5成以上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差,最大的原因是服藥順從性低。林柏霖也說,台灣僅4成高血壓病患穩定服藥,甚至男性病患只有3成依醫囑乖乖吃藥。

有高血壓患者雖乖乖吃藥,卻苦於嚴重藥物副作用。林柏霖表示,高血壓藥物常見副作用包含腳踝水腫、乾咳、氣喘發作、疲倦、手腳冰冷、長鬍子,甚至可能引起勃起功能障礙。

藍偉仁也曾收治一名70歲老翁,健檢發現有心血管疾病合併有高血壓,醫師先替他開立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ARB)類的高血壓用藥,結果發生腎功能異常;換成鈣離子通道阻斷劑,又造成腳腫到無法穿鞋;再換成乙型阻斷劑,血壓雖降下來,但卻出現心跳變慢,老翁最後也選擇以導管治療控制血壓。

至於導管如何治療高血壓?馬偕醫院心電生理專家李應湘醫師解釋,腎臟是調控血壓重要器官,因大腦會透過交感神經下指令,使腎臟分泌神經性荷爾蒙,進而影響血壓高低,當腎交感神經愈活化、神經性荷爾蒙分泌愈多,血壓就會飆高;而高血壓導管治療便是透過調控交感神經降低活性,達到控制血壓目的。

▲馬偕醫院冠狀動脈暨周邊介入醫療組主任蔡政廷表示,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的危險因子就是高血壓。

蔡政廷也說明,高血壓導管治療是透過心導管治療的方式,給予腎動脈一分鐘低電量射頻,調節腎交感神經使血壓降低,效果長年持續不間斷。

李應湘說,目前有長期研究追蹤2500多名患者,顯示經高血壓導管治療後,門診血壓可下降10到15毫米汞柱。血壓每下降2毫米汞柱,即可降低10%的中風風險。

 ▲進行高血壓導管治療時,醫生會在鼠蹊部的股動脈血管處以針頭開出個小口,再經由導管將一分鐘低電量射頻通過腎動脈壁調控交感神經降低活性,達到效果終日持續不間斷控制血壓目的。
(圖/取自高血壓導管治療衛教網
 
李應湘表示,若是服用3種以上藥物、有中風、心肌梗塞或腎臟病史等高風險族群,或者經常忘記服藥、藥物副作用多,或因懷孕等因素無法長期服藥等,都可考慮使用高血壓導管治療控制血壓。

馬偕醫院目前累積逾40例高血壓導管治療案例,居全台之冠,有8成以上患者術後血壓改善,特別是與腎臟高度相關的高血壓、術前血壓較高以及舒張壓偏高的年輕族群,導管治療效果更佳。

要預防高血壓上身,藍偉仁建議,要從生活作息與飲食調節,避免吃重鹹、熬夜等,平時也要多運動,有心血管問題者,至少要每天散步30分鐘,每周至少5次。最重要的是養成量血壓習慣,早晚各量一次,若血壓偏高最好儘早就醫診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