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提6能源困境:公投反廢核  蔡政府拒絕面對事實與民意

2019年03月10日 10:14

▲朱立倫、馬英九、江宜樺出席民間能源會議。(圖/記者羅婉庭攝)

▲朱立倫、馬英九、江宜樺出席民間能源會議,馬英九致詞。(圖/記者羅婉庭攝)

記者羅婉庭/台北報導

前總統馬英九、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國民黨主席吳敦義10日出席「2019民間能源會議」,馬英九致詞表示,蔡政府把頭埋在沙裡,不願面對事實與民意;他提出六個主題:ㄧ、公投否定廢核。二、支持核電主流。三、以火養綠─五成發電仰賴燃氣風險高。四、綠能成長緩慢,離岸風電成本高。五、廢核國減少,核廢料已有解方。六、以核養綠,訂出最佳能源配比。

馬英九致詞表示,2016年3月他向即將接任總統的蔡英文說,民進黨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太樂觀,因為臺灣再生能源每年成長極有限,無法取代可以全天候發電的核能;廢核造成缺電,將傷害到臺灣的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但蔡英文認為自己的能源顧問是頂尖的,非核家園的目標一定可以達成。

馬英九回顧,2017年8月發生全台大停電5個小時,2018年5、6月間臺北市、新北市又發生24次跳電;終於,蔡英文政府被迫在去年6月將停機600天的核能二廠二號機恢復運轉,以維持足夠的備轉容量。

馬英九表示,去年11月結合地方選舉的「以核養綠」公投,以589萬票讚成、401萬票反對,而4座核電廠所在的金山、萬里、恆春、貢寮,地區公投結果大多與全臺比例相近。國內最新的民意有力否定了蔡英文「2025全面廢核」這個脫離現實的能源政策,但是政府卻「不予理會」。

反而,在公投後否定「以核養綠」、「核綠並存」理念,經濟部今年1月底所公布新版能源政策中,原先「燃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核能0%」的能源配比完全沒有改變,而且核一、核二和核三都不延役,核四也不重啟。3月4日,經濟部公布修正的新能源配比,燃氣50%、綠能20%不變、燃煤降為27%、剩下的3%由核能、燃油、與抽蓄水力各占1%,預估2025年電價將大漲三成。

馬英九批評,民進黨長期要求「修正鳥籠公投法」,降低公投門檻;為了「核四公投」,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千里苦行三次,要求「人民作主」。如今公投門檻降低了,鳥籠打開了,人民作主了,蔡政府卻對人民作主的結果毫不理會。對這種踐踏民意的蠻橫傲慢態度,國人應該嚴厲譴責。

馬英九表示,《華爾街日報》早在2015年7月22日社論題目就指出「廢核」是「臺灣選擇脆弱」(Taiwan chooses vulnerability)。臺北美國商會去年六月在《臺灣白皮書》中也提醒,蔡政府50%發電仰賴天然氣的作法「風險極高,臺灣恐難以承受」,因此建議政府保留核能發電。臺灣的工業總會也多次建議不要廢核,但蔡政府都不予理會。

他說,蔡政府能源政策的大問題,是太早、太快推動廢核及綠能,使得綠能發展無法配合廢核時程。國際上風電、太陽光電等綠能的成本都朝下降趨勢,過度激進的綠能發展政策,而將使臺灣未來失去享受廉價綠能的機會。

馬英九強調,日本在核災兩年後,因為大量天然氣進口支出造成鉅額貿易赤字,決定不再廢核,開始恢復2011年關閉的52個核電機組,目前10個已恢復運轉,並規劃於2030年將核電占比提升到20%至22%。歐洲的比利時、瑞士等國,都已決定大幅延後原先廢核的時程,世界各國的核電機組也持續增加到450個。

他表示,科技不斷進步,過去無法處理不代表現在仍舊無法處理。以被指為無法處理的高階核廢料來說,國外有十多國有處理的實例可以參考,不論是室外或室內貯存,安全都不是問題。

馬英九最後說,專家告訴他高階核廢料可以再利用,可透過再處理技術,減少其體積至原來的5%,並可回收其中90%可利用的元素,重製為新型燃料繼續使用於發電。另外,若未來第四代核反應器技術發展成熟,還可能把用過的核燃料直接發電。

他強調,臺灣缺乏自有能源,燃煤、石油、天然氣、核能、水力、風力及太陽能等能源,各有其優缺點,不該輕言放棄任一選項,應找出最適合臺灣現狀的能源配比,當然更要反映最新民意。因此,蔡政府所提出的2025非核家園的計畫不切實際,必須調整,「天然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核能0%」的能源配比也一定要改變。

馬英九提出,應該讓核一、核二、核三廠延役,核四廠重啟,以保證基載電力充裕,同時持續發展綠能並減碳,降低汙染,讓民眾安心,不使國家的產業發展受到影響。

此場論壇,由香港城市大學郭位校長從數據來解析全球能源發展趨勢外,並有多位專業就「化石能源」、「再生能源」、「核能」等三場專題論壇,深入探討各個能源選項的利弊得失。

▲朱立倫、馬英九、江宜樺出席民間能源會議。(圖/記者羅婉庭攝)

▲朱立倫、馬英九、江宜樺出席民間能源會議。(圖/記者羅婉庭攝)

▲朱立倫、吳敦義出席民間能源會議。(圖/記者羅婉庭攝)

▲朱立倫、吳敦義出席民間能源會議。(圖/記者羅婉庭攝)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