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太愛買儲蓄保單 致壽險業海外投資過高爆鉅額匯損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圖/記者戴瑞瑤攝)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圖/記者戴瑞瑤攝)

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

壽險業去年整年匯損金額高達2323億元,創下史上新高,不只震驚金融業界,也引起立法院關注。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本週三(20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針對「如何強化保險業國外投資匯兌風險控管」進行專題報告,根據金管會今天(18)送交立法院的報告,金管會提出5大解方。

根據金管會送交立法院的報告,截至今年1月底,保險業國外投資總額為16.73 兆元,約占整體資金24.58兆元的68.06%。

報告中指出,保險業國外投資比重如此高,主要是因為國人向來偏好儲蓄,喜好投保高儲蓄性質保險商品,因此我國儲蓄性質高的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比率在去年達到54.3%,但保障型保險加高齡化保險新契約占比只有45.7%。

其中,高儲蓄性質保單多採躉繳或短年期限期繳費的機制,造就新契約保費收入大量成長,形成保險業資金去化壓力。加上台灣從90年降息以來,除97年金融海嘯前升息到3%以上外,長期處於低利率環境,保險業資金只好尋求國外報酬率較高的投資標的。

同時又受到匯率波動影響,2017年新台幣兌美元升值7.53%,去年度則貶值2.97%,今年1月底貶值 0.02%。匯率高度波動及美國升息利差擴大,導致避險成本增加下,讓保險業2017年匯損達1761億元,但2017年整體保險業稅前獲利仍有1311億元,到2018年匯損來到2323億元,去年保險業整體稅前獲利只剩989億元。

保險局在報告中指出,將從5大面向作解決,包括:鼓勵保險業多賣保障型商品、增加壽險業外匯準備金提存、控管加計國際板債券的國外投資限額、海外投資限額差異化管理、放寬保險業可投資公共建設及五加二產業等。

第一,為降低高儲蓄性質保險帶來的資金去化壓力,保險局近期鼓勵業者多銷售期繳保障型(不含生存及滿期金者)、年金險及長照險,對於多賣保障型商品的保險公司,增加核准制人身保險商品送審件數及提供保險安定基金提撥的優惠。

另外,壽險業賣外幣傳統型保單,去年全年外幣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占整體壽險業傳統型保險新契約保費收入的43%。依現行規定,外幣傳統型保單所對應之一般帳簿資產,不得兌換為新台幣,因此,外幣保單較能確保資產負債的幣別匹配。

第二,目前壽險業有「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機制,且今年1月底保險局更宣布增加準備金提存及沖抵比率,協助壽險業提升匯率風險管理彈性及降低避險成本;保險局也鼓勵保險業可自行增提以「厚實」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

第三為適度控管保險業投資國際板債券的匯率風險,去年11月21日已經明定保險業國外投資(包含國際板債券)上限為保險業資金的65.25%,保險局將持續密切追蹤後續匯率變化,每月檢視業者匯兌損益及避險情形,如有重大異常情事,就會要求保險公司到金管會說明。

第四,考量部分壽險公司投資國外投資比重較高,也採差異化管理,針對國外投資比重較高的壽險公司,追蹤面對利率及匯率變動,對其獲利及清償能力影響情形,視影響情形要求該公司提出相關因應措施。

第五,為讓保險資金去化,金管會也放寬保險業可投資公共建設及五加二產業。2017年3月、10月已發布令釋,開放保險業資金投資五加二產業及國家級投資公司所設立的基金,用於投資五加二產業。

去年1月跟9月也發布令釋,開放保險業得投資國家級投資公司,及投信事業或證券商轉投資子公司所設立之國內私募股權基金,用於投資公共建設及五加二產業。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