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美「地表最強戰車」可望到手!台灣地貌卻暴露「一大弱點」

軍武中心/綜合報導

國防部長嚴德發過去曾透露,正評估採購美軍「地表最強戰車」M1A2戰車,而後又有軍方官員指出,軍購數量大約108輛、2個營。據悉,這2起軍購案,我方都已提出「發價書需求信函」,根據美國政府軍售法規,120天之內就會做決定並且告知國會。

▲▼2017年4月美韓軍事聯演,M1A2戰車,M1A2艾布蘭主力戰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軍M1A2艾布蘭主力戰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下同)

國軍現役的主力戰車是美製M60A3和國造CM11(M48砲塔搭配M60車身),總數1000輛左右。2種戰車總重都將近50噸,不過M1A2的重量則是64噸以上。國軍先前就曾提出有意採購M1的想法,但是「重量問題」卻引起討論。

當時軍方官員表示,經過相關計算,國內公路網的橋樑多數都可承受,且我方是守勢作戰,對於全台的道路和地形,以及哪些地方可以允許什麼車輛行駛,都會事前做好準確的調查。倘若M1A2軍售案順利實行,也將創下中華民國陸軍裝甲兵的多項紀錄。

對於陸軍和空軍而言,上次引進主戰裝備(F-16A/B戰機及M60A3戰車)都在1990年代前半,經過四分之一世紀後,終於又有新武器可望入列;尤其陸軍在建軍優先順序上向來落後海空軍,因此軍購案如願機會大增。

▲▼2017年4月美韓軍事聯演,M1A2戰車,M1A2艾布蘭主力戰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資料顯示,M1比上一代的M60「身高」還矮,以此減少被敵人發現的機率;M1使用複合式裝甲,在鋼板之間夾有特殊高硬度陶瓷,強度比傳統的均質鋼板還高,當然重量也更重。美軍M1還在重點區域加裝已使用過核燃料製造的貧鈾裝甲,密度和硬度比鎢合金更高,不過出售給盟邦的機率較低。

M1系列的一大特色,便是捨棄傳統的柴油內燃機引擎,改搭燃氣渦輪引擎,基本運作原理與飛機使用的渦輪螺旋槳引擎相近;M1系列的AGT-1500引擎,出力可達1500馬力,相較之下,M60及CM11引擎卻只有一半的750馬力。這讓M1的機動性能遠高於「前輩」。

早期的M1在公路上可以達到72公里最大時速,後來M1A1/A2雖然變重造成速度下降到約65公里,但仍比「前輩們」的48公里還快。M1在1980年代登場時,使用和M60相同的105公釐M68線膛砲,從1980年代後期的M1A1開始,換裝與德國豹二相同的120公釐M256光膛砲。M256的威力比M68更強大,假使發射翼穩脫殼穿甲彈(APFSDS),在2000公尺外都能擊穿80公分厚的鋼板,目前仍為西方世界最有威力的戰車砲。

▼美軍M1A2戰車。(圖/圖翻攝自美國陸軍官網)

▲美軍M1A2坦克。(圖/圖翻攝自美國陸軍官網)

不過大口徑砲彈除了威力高之外,也會有相對的代價,那就是載彈量由早期105公釐砲的55發降至42發;每發砲彈的重量也增加至20~25公斤;因此未來M1戰車部隊的砲彈裝填手可能平日都得維持重量訓練,才可承擔將沉重砲彈快速裝入砲管的任務。

根據美國《軍事新聞網》(Military.com)報導,M1A2艾布蘭主力戰車是前一代M1A1的改良版,所以外觀有些相似,但M1A2的車長武器站(CWS)有經過重新設計,且裝填手艙蓋前方的砲塔左側,也多了一個車長獨立熱像儀(簡稱CITV)。

知名軍事作家、退役中校黃竣民曾表示,M1戰車家族是近代西方戰車參與實戰經驗最多、戰果也最輝煌的一款主力戰車,與俄系戰車一直挨打的情況相較,能獲得國際上一致的高度評價也算實至名歸;不過「裝備」與「訓練」能否結合並發揮出預期戰力也成為考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軍武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