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白珈陽/南投報導
由原委會指導,原民局主辦、KISS Radio南投廣播協辦的「愛要栓(酸)在一起─DJ帶你採梅趣」活動,31日上午南投縣仁愛鄉互新聚落(互助村、新生村)互助國小舉行。開場是巴蘭社舞團獻出活力四射的原住民傳統舞蹈,現場300多位的遊客,除了可以體驗採梅、打梅,竹筒飯DIY,主辦單位並準備馬告茶葉蛋、烏梅汁等款待遊客。現場大小朋友臉上無不掛著笑容,充滿了「愛」的氣息。
▲原住民小朋友教導民眾使用木棍將梅子打下樹。(圖/記者白珈陽攝/下同)
▲原民局局長史強(中)與活動來賓合影。
▲民眾進行竹筒飯DIY課程。
「讓我們歡迎~巴蘭社舞團!」KISS Radio DJ芳翎為活動起了開端。巴蘭社舞團為在地傳承原民文化深耕多年的舞團,團員自3 歲到70 歲,由團長張大偉戮力文化傳承,一開場就熱烈的歡迎所有遠道而來的民眾,展現部落的文化力量。
▲巴蘭社舞團歡迎所有遠道而來的民眾,展現部落的文化力量。
南投縣政府原民局長史強表示,青梅、檸檬和楊梅對人體非常有益,在原鄉地區的農產品,大部分都屬於開放性管理,都是有機產品。原民局特別結合霧峰農業試驗所的專家,將青梅、檸檬和楊梅以有機的方式處理,期許未來能將「三酸產業」做為此區的特色,做為一系列的安全食品呈現給大眾。
互新聚落是仁愛鄉主要青梅、檸檬和楊梅產區,因此成為「三酸產業」主要戰區。南投縣政府為推動三酸創新產業計畫,除了協助農戶朝友善耕作、創新產業附加價值和企業化產銷,輔導居民將三酸產業行銷出去之外,並以攝影比賽,增進與都會遊客間的互動。
青梅產銷班班長林明煌指出,梅子依照生長現況而有不同的名稱,果實未成熟是青梅,採收期至四月底止。果實成熟後變色叫黃梅;加工上也有區別,六、七分熟的青梅適合製作脆梅與梅精,八、九分熟為紫蘇梅、茶梅、Q梅,完全成熟則是梅果醬與梅果汁。
▲民眾趕忙著將打下樹的梅子撿起。
互助村、新生村族群組成有泰雅族、賽德克族,現場攤位除了販賣印加果油、馬告、梅子、番茄等在地作物活絡本地商機,擅長織布的原住民婦女在場傳授織布技藝,讓許多大小朋友目不轉睛、驚艷不已。
▲原住民婦女分享織布技藝。
為讓外地民眾能更加了解互新聚落的人文風貌,原民局舉辦「戀戀互新」攝影比賽,廣邀攝影高手透過鏡頭,為互新聚落說故事,四月底前一同前來互新聚落,體驗採果樂趣。
▲攝影高手們為「戀戀互新」攝影比賽大展身手。
網路知名「米香哥」,特別騎著他的「愛駒」,一早就來到活動現場,運用當地的冠軍米-川中米製作爆米香,與現場所有參與人員分享。米香哥說,去年底完成環島後,現在想去哪爆米香就去哪爆。
▲「米香哥」為民眾表演爆米香。
「我們這次的活動是以【愛】為出發點。」來自布農族的南投縣政府原民局長史強強調。仁愛之家育幼院的小朋友也來為今日活動出一份力,除了幫忙遊客採梅、打梅,也輔助遊客與梅農之間的交流。
▲來自台中的民眾將梅子滿載而歸。
活動過程中,小朋友將打下的梅子咬在口中,吃的香甜。許多民眾將吃不完卻還想再吃的梅子、檸檬或楊梅交由現場的農民秤重直接購買,除了回家後仍然可以享受到酸甜的梅子外,也讓梅農們少了中盤商的過程,有了更多的利潤。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