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去蔣!朱立倫:用修復代替報復 別用意識形態撕裂社會

▲朱立倫到慈湖陵寢向先總統蔣公致意。(圖/朱辦提供)

▲朱立倫到慈湖陵寢向先總統蔣公致意。(圖/朱辦提供)

記者羅婉庭/台北報導

先總統蔣中正逝世44周年,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再度於臉書直播,主張面對歷史無須意識形態作祟,民進黨搞清算鬥爭、去中去蔣化來拚選舉,無助於台灣和諧與團結,強調若當選總統,必會正視過去,用修復代替報復,以和解態度化解誤解與對立,以一個團結的台灣面向未來。

朱立倫在直播中就提出,不論台灣人民對於先總統蔣公做出什麼評價。都該肯定他對光復台灣、保衛台灣及建設台灣的三大貢獻,同時也要給經國先生大大的感激,感謝他推行十大建設為台灣數十年經濟發展立下穩固基礎,以及奠定台灣民主發展所作出的努力。

朱立倫上午也到慈湖陵寢向先總統蔣公致意,來到他在桃園縣長任內時大力推動的兩蔣文化園區,時任總統的陳水扁推動「去蔣化」,全台各地的公園、學校、機關內的蔣公銅像被迫拆遷。

朱立倫將當時被移除的銅像安置到兩蔣文化園區展出,讓兩蔣文化園區成為桃園非常重要的觀光聖地與歷史文化資產保存的所在地,也大大帶動地方觀光,可惜在蔡英文上台後,2018年遊客人數從原本的350萬銳減不到四分之一,僅剩75萬。

朱立倫強調,面對歷史,不要用意識形態撕裂社會,共同正視歷史事實與前人功過,然後一起攜手往前,才有和解、團結的可能。像獨派團體潑漆砍銅像的行為,並無助社會團結。

朱立倫提到,去年9月21日國際和平日,新北市政府在汐止鹿窟事件紀念公園舉辦了白色恐怖時期最大的政治事件「鹿窟事件追思會」,監察院歷時一年多,在2017年完成調查報告,並啟動國家賠償機制。朱立倫當時就不斷強調和平、人權的可貴與重要,並要時時刻刻提醒,絕對不能再犯同樣的錯!朱立倫說,台灣走過威權時代,曾經留下過許多傷痕,但是面對上一代留下來的歷史,應該是要用修復代替報復,朝向瞭解、和解,而不是製造更多誤解與對立。

朱立倫批評,蔡英文總統曾經有很好的機會,並擔負人民期待推動和解共生,但促轉會卻變成清算鬥爭的選舉工具。從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說出沒有好好利用這些資料來操作對付侯友宜那一刻起,蔡總統的轉型正義就被看破手腳了,自促轉會成員口中自比為東廠的那一刻起,社會大眾就再也沒辦法相信民進黨是真心要找真相、追正義。

同時朱立倫也指出,民進黨執政不斷推動去蔣化、去中化、去國旗化,哪天把中華民國也去掉了也不讓人意外!朱立倫呼籲,我們只有一個台灣,一個不分東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本省外省、不分原住民新住民,都共同生活的台灣。一個國家強大與否,不是看它血統有多純正,而是看它包容性有多強,朱立倫當總統,一定正視歷史事實,坦然面對歷史真相,但不搞分化鬥爭,讓和解成為台灣團結重生的力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